本报讯 (记者陆航 通讯员 张金高)春回大地,万物复苏。2025年2月,贵州省与陕西省社科联相继召开全省社科界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高质量发展。
2月20日,贵州省社科联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座谈会,强调该纲要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科学指南,系统阐释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会议提出要传承革命传统,为新时代社科工作注入精神动力。贵州省社科联明确以“十强社科”建设为抓手,聚焦多彩贵州文化强省目标,推动社科研究与地方特色深度融合。一方面,加强智库协作,围绕“两工程一体系”(重大文化工程、重点研究工程和文化传承体系)深化理论阐释;另一方面,创新普及形式,通过“理论宣传二人讲”等通俗化方式,让基层群众感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伟力。此外,遵义市作为红色文化高地,正着力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生动实践基地,将遵义会议精神与现代化建设相结合,推动红色IP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月21日,陕西省社科联工作会议提出,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统领,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守正创新。会议指出,当前人文社科数智化趋势显著,需加强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探索建立人文社科实验室,提升研究方法的科技含量。
陕西省强调“双产出”“双赋能”路径:一是强化基础理论向应用研究转型,围绕高质量发展中的“卡点瓶颈”开展在地研究,例如针对西部资源地理、丝绸之路史等特色领域深化探索;二是构建全域社科普及体系,做强考古学、周秦汉唐史等传统优势学科,培育具有陕西辨识度的学术流派。同时,该省提出加强智库平台建设,拓宽成果转化渠道,推动社科研究直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两省会议均强调,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纲”与“魂”。贵州省社科院通过专项课题深化“第二个结合”研究,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贵州民族文化的当代价值;陕西省则注重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提炼传统文化精华,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新思路。两省共同聚焦“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通过文艺创作、社科普及等方式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春潮涌动,奋楫争先。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西部社科界正以理论创新回应时代之问,以文化自信凝聚奋进之力,书写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的新篇章。2025年,贵州省计划推进“四大文化工程”(红色文化、阳明文化、民族文化、屯堡文化),强化思想引领力与文化竞争力;陕西省将加快社科数智化转型,探索人文社科实验室建设,推动学科交叉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