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等强国研究的理论反思

2025-02-2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2024年7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阿斯塔纳总统府同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会谈后共同会见记者时指出,中方支持哈萨克斯坦加入金砖合作机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中等强国”作用。这里面“中等强国”作为术语名词是首次出现在中国官方语境的正式表述中。那么,中等强国到底是什么意思,习近平总书记为何在重要外事场合首次使用“中等强国”这一术语,目前国内针对“中等强国”的研究又存在哪些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学理分析。
  中等强国概念的由来
  中等强国作为一个特定战略研究层次的提出和深化,是起始于加拿大政府从全球各大经济体的力量对比变化角度思考,认为传统西方大国实力相对下降,一些国家试图以中等强国的身份定位参与国际事务来提升国际地位,从而开启系统性、全局性研究中等强国的新篇章。
  客观来说,在当今世界并没有什么约定俗成的中等强国概念。一般来讲,以实力等级、行为路径和价值取向为基准尺度,开展合成测试才应该是选取和认定中等强国的通行做法。也就是说,这类国家必须是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处于世界政治阶梯体系的中间阶层,能够阐述“Middle”一词的本义。此外,这类国家必须具备对资源运用和事态进程相当强度的驾驭功力,拥有参与和介入国际秩序规则运作的足够权威,是仅次于大国最有权势和力量的二等强权国家,可以表达“Power”的价值。参照前述定义,目前有澳大利亚、西班牙、韩国、埃及、印度尼西亚、土耳其、巴基斯坦、伊朗、墨西哥、波兰、尼日利亚、哈萨克斯坦、阿根廷、沙特阿拉伯等十多个国家属于中等强国序列。
  国内学术界对中等强国的研究起步较晚。因此,较长一段时间国内对于中等强国的研究重视不足,成果也不是很多。近年来,由于中等强国在全球事务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持续提升,以及中国外交政策和学术研究视野不断扩大,国内对于中等强国战略价值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有关中等强国的政策实践和理论探索开始繁荣起来。不过,总体来说,国内对中等强国的关注仍然相对较少,一般都是对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等个别国家外交行为的分析来引申出中等强国的概念机理,尚未将中等强国作为一个群体单位纳入全球治理体系更替变革的主旨脉络中考虑。
  中等强国研究的理论缺陷
  由于中等强国在国际政治中成为一支重要的力量,中国学界需要加强对中等强国这一国家类型的基础研究或理论探索,通过发现中等强国行为规律对国际体系秩序造成的影响,科学预测中等强国外交活动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之间的逻辑关联,从而增强中国外交正确认识国际力量对比和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的能力,提高中国外交资源调配的定向力和精准度。中国对中等强国的理解认识是从引进和吸收国外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内学界研究中等强国起步较晚,但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长足进步、获得了丰硕成果。
  当前,中国学界设定的中等强国研究对象已经从初期的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两国,逐步扩展到韩国、印度尼西亚、土耳其、墨西哥、波兰等多个国家,研究内容也从单一国别的外交安全议题,延伸扩充到区域合作、全球治理等综合性和功能性领域。尤其是,在中国外交多个领域内存在政策实践先发于理论研究的问题,很多时候都是针对某个情况进行“应急式”“补救式”的研究,缺少前瞻性、开拓性和引领性的研究。然而,这一现象在中等强国领域并不存在,国内对中等强国的理论研究没有滞后于政策实践,相关议题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正在不断加强,是国内少数做到了理论研究超前于政策实践的领域。不过,也应当看到,虽然中等强国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在理论创新方面却长期没有特别突出的成果。国内学界对于中等强国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在中等强国研究领域仍然缺乏深刻洞见的学术著作,距离提出有独特创见的学科体系的目标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服务对外决策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国内学者对中等强国外交的研究有待努力之处甚多,亟须对中等强国理论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和提炼。
  深化中等强国研究的路径
  有效开展和深入推进中等强国外交工作,首先应该建立针对中等强国的“跟踪”分析和“蹲坐”研究。事实上,国外有关中等强国的研究基本都强调坚持问题导向、瞄准前沿领域和紧贴国家发展需求,注重用理论解释实践、用实践升华理论。中国对于中等强国的专项研究尚且处于知识积累和技术储备的初级阶段,故学习、借鉴和利用其他国家关于中等强国研究的先验前路,能够有助于促进和推动中国的中等强国研究跨越式发展,并通过汲取国外有关中等强国研究的有益经验,推动中国实际国情与借鉴国外中等强国研究融合会通。
  在此过程中,中国学界不应移植、照抄西方的中等强国理论,必须要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知识建构与学术探索之路。总的来看,尽管国内相关研究大多属于引入、介绍或者“只破不立”的层次,没有上升到理论建构的高度,但学界对中等强国研究课题、内容、方法的重视越发提升,且开始有意识地理解、检验和运用中等强国理论来服务中国外交政策实践。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课题指南,就包括“百年变局下主要中等强国对外战略与国际角色演变研究”的条目。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汪书丞(报纸)王晏清(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