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融融 祈福向善

——武强年画摭谈

2025-02-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年画是年节习俗中最为绚烂多彩的组成部分,家里贴上年画,寓意着驱邪避灾、迎福纳祥,年节的喜庆气氛就烘托出来了。我国年画产地众多,山东潍坊杨家埠、四川绵竹、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等都是知名的木版年画产地,正如俗谚所唱:“山东六府半边天,不如四川半个川。都说天津人马厚,赶不上武强一南关。”前三句分别指代年画产地山东、四川、天津,而这“武强一南关”正是一度成为北方最大年画产地的武强。
  据《深州风土记》载:“武强地瘠人贫,物力稍绌,民往往画古今人物,刻板杂印五色纸,入市鬻售,悦妇孺。其事至鄙浅,然颇行远。”武强地势低洼,常遭水患,再加上土地贫瘠、农民收成不佳,刷印年画便成为当地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
  字号林立  种类齐全
  现存武强年画实物,上可溯至元代。武强年画至清代康熙年间走向兴盛,这个势头发展到清末,仅在武强南关开业有字号可考的画店尚存144家,其中尤为兴盛者,有“四大家”“八大家”之说。画店一年到头设案刷画,散布各处的农户在农闲时亦“家家点染,户户丹青”。每年8月到11月,各地画商蜂拥而至,通过陆路、水路把海量的年画输送到全国各地。声名远播的武强贺氏,便是通过滏阳河水路承运年画而富甲一方。
  众多年画字号和散布乡村的年画作坊刷印出了数以亿计的年画,题材、种类繁多,涵盖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据装饰部位和功能的区分,武强年画主要有门神、中堂、对联、横披、条屏、灯方等。门神应该算是年画中最为古老的品种,根据门的大小、内外而有差别。门神有文、武之分,文者天官赐福、福禄寿三星一类,武者神涂郁垒、秦琼尉迟恭一路。中堂为立轴大画,悬诸堂屋正中墙壁,内容多为神仙或老虎、雄鹰等驱邪避凶形象,对联则是配于中堂两旁的对偶联语,二者往往搭配成组。横披就是横幅年画,常张贴于卧室,一般尺幅较大,内容丰富、耐读。如戏曲、小说等。条屏成套出现,以四条、八条等形式为多。灯方是武强年画为适应正月十五灯节糊灯之需,把灯谜等内容印于方纸上,每四幅可糊一灯。当然,以上只是举其大要,武强年画还有窗花、历画、灶王、斗方、桌围等多种形式。
  通俗易懂  主题鲜明
  武强年画最大的特点就是“俗”,通俗、直接,不加解释,一看便懂,表达最真实的心理、最朴素的愿望。武强年画的制作者和使用者都是农民,所思所想喷涌而出,没有丝毫的掩饰、做作,展现出完全不同于文人绘画的另一种精神世界。
  武强年画通过极具冲击力的粗犷线条,直抒胸臆,画面有限而意趣隽永。一般通过拼接改造和谐音两种方式来实现这一效果。一是通过物象拼接创作实现谐音。如《雀鹿蜂猴》(确禄封侯),几种物象本不相干,集于一图,便焕发出新的寓意。与汉代画像石“射爵(雀)射侯(猴)”“马上封(蜂)侯(猴)”的传统一脉相承。《文武财神》上为武财神关公,下为文财神比干,又取“上关(官)下财”即“升官发财”之意。二是通过拼接创作或为了强化节庆氛围,或为了削弱某些故事情节中有违喜庆的因素。中堂《花开富贵》在借鉴博古图基础上更加丰满、充盈,居中大花瓶中插满牡丹、芍药、鸡冠、牵牛诸花,瓶下散布西瓜、莲蓬、香蕉、葡萄、桃子、石榴、佛手、栗子、黄瓜、藕、荸荠等果蔬,空隙穿插琴棋书画等文房用品。无关季节、无关种类,就是追求品类与色彩极大丰富的年节感。戏出年画是武强年画的重要品类,戏曲情节有悲有喜,具化到年画里,为了与年节氛围相合,就要强化喜而淡化悲,多凸显大团圆的美满结局。
  还有一点需要补充说明,武强年画中的夸张造型值得特别注意。人物类年画往往注重头部的夸张特写。人物的喜怒哀乐就是通过面部表情、眼神等的细微变化传达出来,头部的放大把人物的细微反应交代得更加清楚。武强年画的传神、耐看,就是由于在这方面下足了功夫。《增福财神》主体财神比干,目视前方,祥和慈善,自带亲近感。上方两侧童子,扭头注视龙虎所吐财宝,活脱脱的聚精会神。《喜迎春》中童子的眼睛笑成了弯月,俏皮地注视着玩具、爆竹、风筝,连蹦带跳地徜徉在幸福的世界里。凸显动物的年画,夸张特写动物就是放大附着于其身上的祥瑞之感。《莲(连)年有余多吉庆》绘一胖娃娃怀抱金鱼,金鱼鳞片、尾鳍刻画细致入微,并且身体占满了画面对角线的位置,其尺寸大小已超过胖娃娃。之所以如此安排,就是为了彰显“余(鱼)”,有余庆、有余粮,凡事都要有富余。
  色彩亮丽  构图饱满
  武强年画以榴红、槐黄、靛蓝三原色,配以纸墨的黑、白基调,刷印出来就是“五色纸”。这种相对简单的色调,考验着年画艺人的用色技巧。两色相压又会产生新的颜色,如黄、蓝相压则为绿。武强年画的大红大绿,凌厉、鲜亮、耀眼,视觉冲击力强。在多版套印时,又会出现多彩绚丽的效果,喜庆异常。武强年画这种快刀斩乱麻式的用色,基于成本考量是其重要成因。用色简单,即使是多版套印,工序也较为俭省。这一点与苏州桃花坞等以着色细腻丰富著称的年画区别较为明显。
  武强年画追求吉庆有余的年节氛围,画面丰满密实,几无空隙。大量祥瑞物象排列起来,见缝插针。《文武财神献宝》画面中间为瑞兽大象,脚踏金钱,背驮聚宝盆,盆内长一巨大摇钱树,结满金钱。武财神赵公明、文财神比干手持宝物分立两旁,六位童子穿插其间,捧宝、摘钱、接钱、背钱不一而足。整幅画面满满当当,被以聚宝盆、摇钱树为核心的氛围所笼罩,表达对于财富的渴望。《双喜对花瓶》瓶身各有一“囍”字,故为婚庆时所贴年画。此画上部荷花、莲蓬、牡丹、佛手等吉祥之物撑满画幅,中部花瓶绶带飘扬、云纹环绕,下部寿桃、石榴衬以鲜花,这种密不透风的构图方式,把对喜结良缘的祝福表达得无以复加。
  之所以构图如此饱满,还有一说,就是尽量减少画面留白,增加刷画时纸面的支撑点,不至于刷塌而弄脏画面。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具体情况还要看年画的题材内容(戏出年画留白较多一些)。不管出于何种初衷,武强年画画师在有限的幅面内努力填充吉祥内容,这种朴素美好的“聚集”把喜庆之火添加得更为浓烈。
  燕赵风骨  拳拳之心
  在燕赵大地上孕育成熟的武强年画,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表现当地的风俗民情,与生俱来带有崇尚民族大义、除暴安良的基因。如《天献铜桥》《八大锤朱仙镇》《水浒传》《逼上梁山》《包公案》《狸猫换太子》《空城计》《长坂坡》等,这些戏出年画无不以表现民族大义、匡扶正义等民众朴素的情感期待为旨归。
  《新排洋烟阵  捉拿樱徐花》戏出河北梆子演员田际云自编自演的戒烟新戏,把鸦片比喻成“樱徐花”(即罂粟花,衡水方言“罂粟”读若“樱徐”)及其率领的“烟斗大仙”等女妖,排好“洋烟阵”祸害世人,戒烟将士“地花丸”“一口气”等对她们进行破除捉拿,反映了年画艺人以年画为武器,积极宣传禁烟的努力。画面刀法精细,正、邪人物分列两边,一目了然。这幅年画不论艺术水准还是题材内容,都堪称武强年画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年画史上的重要作品。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武强年画艺人积极与来自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等的进步画家联合起来,创作出配合战争需要、反映现实的优秀作品,如《“打日本救中国”门神》《保卫边区》等,对旧门神进行改造,在宣传抗日方面起到良好效果。武强年画艺人积极投身“新木刻运动”,成为“冀中年画研究社”“石家庄大众美术社”的刻印主力,部分艺人被选拔到北京荣宝斋,提升木刻水印技术,对重振荣宝斋起到重要作用。
  随着印刷技术的改进、农村现代化等因素的出现,年画的高光时刻已经过去,整个行业走向衰落。武强成立了国内规模最大的年画博物馆,对武强年画历史遗产的拯救与总结在不断推进中。
  (作者系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畿辅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齐泽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