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推进世界中国学研究
2025-02-1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我们尝试梳理中国研究者与作为研究对象的“中国”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观察和梳理海外中国研究学术史的分析框架。以中国为对象、以中国为变量和以中国为方法的三分法,表现为研究者在研究中国问题时的取向,即从何种角度来界定中国并规划自己的研究议程与偏好,更深层次则体现了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
作为一门涉及外部世界认识和研究中国的专业学问,世界中国学的产生和发展与东西之间的连通程度密不可分。基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视角的学术观察,可以发现具有一般意义上的世界中国学发展新特征,即近二十年左右蓬勃发展的世界中国学,较之长期主导中国研究的欧洲汉学和美国中国学,彰显出更为突出的世界性、中国性、实践性、包容性。
世界中国学是中国与外部世界互动的时代产物,新时代的世界中国学具有沟通不同文明的融通性以及富于批判精神的学术性。目前,学术界对“世界中国学”的定义尚未形成一致意见。然而,从“外部世界—中国”的互动视角,我们可初步勾勒出与世界中国学相联系的概念线索,即汉学、国学、海外中国学研究、新汉学/后汉学、世界中国学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李琳 姜子策(报纸) 张黎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