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持续提高城市化水平,不仅意味着还有数千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常住人口,更意味着中国城市发展和建设将继续服务于更多的市民群体。以往的城市建设中,有一个特别时髦的词汇“韧性城市”,其更多聚焦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安全、灾害防控等物理空间的“安全韧性”,核心理念是建设“海绵城市”。然而,随着新时代我国整体社会面临的全球生态、经济结构、就业结构、社会结构、文化结构与国民心理结构的变迁和调整,“城市中国”时代的城市健康稳定发展更需重视培植城市的社会韧性。
何为城市的社会韧性
城市的社会韧性,主要是指构成城市命运共同体的市民群体及其组织在面对城市生活的各种风险与不确定性时的自我修复或恢复稳定的能力。社会韧性的培植,包括城市有机体内的社会系统所蕴藏的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心理资本与信任资源等可供用于抵抗城市社会生活中的风险、冲突、损害及信任危机等负面压力。比如,城市的“鹤岗化”城市衰退及资产贬值造成的城市发展困境;城市失业率上升造成的就业挤压与收入预期恐慌问题;城市的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产品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极端天气或地质灾害造成的城市大面积受损问题;等等。到目前为止,社会韧性还没有特别清晰的城市战略概念,其相关内涵隐藏于和谐城市、健康城市、平安城市、活力城市、文明城市、宜居城市等现有的各种城市发展战略概念体系中。
城市发展所需要的社会韧性,关键在于强化市民对公共风险的抵抗能力、对城市短板的承受能力、对城市发展负面问题的认知能力,以及形成对城市发展战略的信念和支持的共识。在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很多城市没有来得及形成完备的制度、政策、资源供给能力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所以不免遭遇各种城市公共风险、发展困境以及负面事件。比如,坊间有舆论评价南京的经济增速在全省范围内相对靠后,房价也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调,同时公务员的薪资有所调整等系列现象导致了一种较为普遍的经济发展悲观情绪的蔓延。这时,便需要社会韧性以支撑城市经济增长的信心,否则如各种创新创业热情的冷却,市民消费提振乏力,人才导入遇阻等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负面现象的产生,将进一步压制经济增长动能,消弭政策效用,形成向下的循环。因此,南京市通过2024年全面推进新质生产力的产业政策创新,不断强化招商引资和营商环境改善,发布南京城市民营经济发展白皮书,全方位激活文旅市场消费,率先推动国企住房市场“以旧换新”政策,更加优化就业优先的政策支持,推进民生实事实施力度,加强创新型企业的利好新闻宣传等一系列举措,不断重构市民对城市产业结构和政府行动力的认知,重建社会对经济发展的信心,重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一个发达的东部沿海省会城市尚且会遭遇弱化的社会韧性,更何况大量经济基础较差的城市。所以,城市发展必须仰赖具有较强恢复力的社会韧性,真正地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做到民心所向,凝心聚力,才能够及时、有效地避免走向持续的下坡路。
培植城市社会韧性的路径
强化城市社会韧性的培植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系统集成努力。
一是民本经济的培植,要藏富于民,实现共同富裕。这就要求城市产业结构要多层次化与多元化,让更多的居民能够实现就业与创业。一个社会韧性强的城市,一定需要确保市民“家中有粮、心中不慌”,才能在城市遭遇波折时共克时艰。所以,城市民本经济发展的程度,是培植社会韧性的基石。
二是凝聚社会最大的发展共识,厚积城市的社会资本。这具体体现为形成一个城市各个领域的公平正义、法治彰显、民心向善。互联网社会中的任何负面案例,都会迅速冲击老百姓的良善心理,这种无差别的、反复的或是高频的负面刺激,最终会耗尽人民的善意,从而刺破社会韧性的屏障,导致城市社会资本的溃散。所以,一个城市在推动发展和治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恪守法治原则,坚持公平正义,保持政策的温度,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遵循。防微杜渐、谨小慎微,增进城市的善意,提升包容度,才是厚积城市社会资本、夯实社会韧性的基本逻辑。
三是厚植城市的市民文化资本。社会韧性的重要一极在于城市文化认同。中国历来都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乡土守望情结。但是,现代社会的乡土守望,一定要在市民文化资本上有所作为。因此,不仅要通过各种历史文化资源、公共文化设施、文化品牌、文化庆典来彰显一座城市的文化资本,更要以城市文化活力、文化开放性、文化熏陶能力、文化的心灵依归来不断激励市民“以城为荣、以乡为傲”的城市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激励城市市民的文化向心力,强化捍卫城市荣誉的市民精神,提升城市的社会韧性。
四是要培育积极进取的市民性格与心理资本。一个具有社会韧性的城市,大多都拥有拼搏进取、开放豪迈的市民性格,这种积极的市民性格事实上就是一种城市的心理资本。比如,火辣的武汉、长沙,英雄的南昌等,这些城市都拥有积极的市民性格。市民心理建设比较好,城市就有发展的耐受力,这都会转化为与城市共命运的同理心和奋斗意志。因此,鼓励、激励、褒扬更多的见义勇为、奋斗拼搏的市民,不断激活勇敢奋斗、积极向善的市民性格,夯实一个城市的心理资本,有助于培植更强的社会韧性。
五是信任资源的培植。信任是建立社会共识的基石,通过培育更多的信任资源,如对城市政府政策、制度、法治的信任,对城市经济、社会组织的信任,能够夯实城市社会的发展共识,培育普遍诚信的社会氛围,从而提升解决城市短板、痛点、赌点、难点问题的信心。信任资源既需要依靠政府和权力机构的重点培育,也需要市场、社会协同跟进,打造一座“政有所倡、民有所随,民有所呼、政有所应”高度互信的城市,定能应对各种城市危机和风险,实现城市发展愿景。
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观,需要推动城市与市民的高度协同和信任。城市社会韧性的培植,便是不断夯实市民对城市的信任,实现与城市同频共振的互动过程。加快推动市民不断共享城市发展红利和经济权益,持续提高城市社会生活中公平正义的市民能见度,持续增强全体市民的城市文化自信、自豪和认同感,积极培育全民进取拼搏、坚韧不屈的市民性格和不畏艰难的心理资本,努力提升政府与市民双向奔赴的信任和发展共识,才能更好地实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人民城市人民享的美好发展愿景。
诚然,一个城市社会韧性的建构与夯实并非易事。因此,社会韧性的培植,需要深刻理解城市发展与市民利益之间互为因果、互相成全、双向奔赴的底层逻辑。在规划设计城市各项发展战略中,在城市建设和项目管理过程中,在城市社会治理和文化生活体系中,都要坚持“民之所需,城之所济,行之所至,民之所享”的理念,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切不可行“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之事,更不可行“倒行逆施”之恶政。
(作者系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