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研究”开题会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围绕改革开放的经验成就、如何深化课题研究,评议组成员及相关学者展开深入研讨。
汲取40多年改革开放经验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以深化改革促进扩大开放,改革与开放相互成就,是我国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院长杨凤城表示,新时代对外开放的特点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日益拓展,二是“走出去”展现新特征、新内涵。从确立企业及个人对外投资主体地位,到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再到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国日益深入地参与全球经济发展和治理。由“为了赶上时代”而对外开放,到与时代共舞、引领时代、推动世界共同发展而对外开放,历史印证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成功实践及其历史意义。
“新时代是一个历史阶段,研究可以将观察的时间角度放大一些。”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原党委书记刘尚希表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都是在谋求民族复兴的过程中实现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魏众建议,要以学理创新方式全面深入分析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从以经济发展为‘关键’到可持续发展,再到科学发展和新发展理念的演进与变迁,展现了党的发展理念不断与时俱进,始终把握‘为谁发展、发展什么、如何发展’的重大问题。”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吴家庆表示,这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实践。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国经济蓬勃发展,有力促进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优化,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生活幸福指数。他认为,认真总结40多年改革的发展历史,尤其是发展理念的演进,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原党委书记靳诺表示,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顺应和利用了经济全球化规律和机遇,以要素低成本、出口导向型战略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用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工业化进程。但随着中国自身经济要素的演进和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需要坚定地进行自我革新,实现高质量发展。
提升总结学理性和规律性
项目首席专家、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赵凌云介绍,课题旨在深入阐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的总结。领会全会精神,阐释这些重大论断,必须深入研究和回答三个深层次问题: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取得了哪些伟大成就?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取得了哪些宝贵经验?这些成就与经验是如何取得的?只有回答好这三个问题,才能从理论上充分阐明为什么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才能从历史中深刻揭示为什么“六个坚持”是对改革开放,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才能从实践上运用好这些经验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在赵凌云看来,正确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做到“四个深化”,即深化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过程研究、成就的内在机理研究、经验的历史依据研究、成就与经验的方法论研究。
刘尚希建议,课题研究要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有机结合,关切人的现代化。靳诺表示,要有世界视野、历史视野、比较视野,在世界大国崛起的历史和进程中全面考察中国发展的独特性与规律性。魏众提出,要处理好“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充分挖掘中国之治的世界意义。杨凤城期待课题组成员在深入研究基础上凝练具有国际认可度的基本概念、范畴和原理,将政治文本、政治语言以鲜明知识体系的方式加以呈现,为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贡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