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对阿拉伯世界翻译话语体系建设新路径

2025-01-2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构建中国对阿拉伯世界的翻译话语体系是深化中阿合作、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战略举措。随着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关系的日益紧密,文化、经济、政治等领域的互动不断加深,亟须一个系统、规范且富有影响力的翻译话语体系。这不仅是中阿交流合作的必要手段,更是中国增强国际话语权、展现文化自信的重要环节。

  构建中国对阿拉伯世界的翻译话语体系的首要目标是实现中国思想与价值观的准确传递,同时尊重阿拉伯世界的文化传统与表达习惯,以促进双向理解和有效沟通。在翻译实践中,需要在准确性与适应性之间取得平衡。准确性要求忠实于原意,确保政策立场、文化内涵等核心信息的完整性;适应性则强调译文贴合阿拉伯文化的表达逻辑,使其易于为当地受众所接受,从而提升传播效果。

  具体而言,语言是搭建中阿交流桥梁的基础。在翻译实践中,中国应着力建立统一的话语标准,尤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关键领域。例如,对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表述,应确保术语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并结合阿拉伯语的特质,选用能够传递平等、合作与共赢理念的词汇,避免文化误读。同时,翻译作品的语言风格需兼顾文学性与通俗性,既确保权威与严谨,又能生动感人、触动心灵。

  翻译话语体系的建设还需依托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当前,中阿翻译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于高校语言专业,但市场对高端翻译人才的需求远超供给。中国应深化与阿拉伯国家高校的合作,联合开设双语及翻译专业课程,培育兼具语言能力与专业素养的复合型人才。此外,可通过国际学术交流、在线教育等多种形式,为翻译从业者提供持续培训机会,使其能够及时掌握最新知识与技能,适应翻译实践的需求。

  现代科技的进步为翻译话语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技术支撑。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大幅提升翻译效率和精准度。中国应加快研发专为阿拉伯语服务的翻译引擎与术语库,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阿拉伯受众的语言偏好与文化需求,为翻译内容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为确保质量,可通过智能化工具与人工审核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翻译质量监控体系,以保持作品的一致性和专业性。

  翻译内容的多样化与传播渠道的丰富化同样不可或缺。从传统的图书翻译到新媒体的本地化制作,中国需要全面拓展内容形式。例如,通过短视频、社交媒体、播客等新兴平台,用阿拉伯语创作更符合当地年轻人审美和兴趣的内容,同时讲述中国的文化故事与发展成就。此外,文学作品、历史研究与学术论文等双语出版物可深度展现中国思想与文化的厚重感和广度,从而进一步加深阿拉伯世界对中国的认知与理解。

  在实践中,中国需要因地制宜地推广翻译话语体系,灵活调整区域化与本地化策略。阿拉伯世界内部分布广泛,文化差异显著,不同国家在历史、宗教、语言及社会发展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海湾地区可重点传播能源合作与贸易投资的内容,在北非地区则可聚焦农业合作与教育文化交流领域。此外,对于一些关键国家,还应结合其国内舆论特点,设计更为精细化的翻译传播方案,以实现传播效能的最大化。

  与此同时,加强与阿拉伯世界机构的合作尤为关键。通过与阿盟、伊斯兰合作组织等区域性机构的合作,中国可以推动一系列中阿联合翻译项目,共同打造权威性翻译平台。这不仅能提升翻译的可信度与传播力,还能借助这些机构的影响力,将中国的声音传播到更广泛的区域。此外,与阿拉伯主流媒体合作,推出双语新闻节目和文化交流专题,将为中国话语在当地的落地和传播创造更大可能性。

  综上,构建中国对阿拉伯世界的翻译话语体系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涵盖语言规范、人才培养、技术支持、内容传播与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它不仅是深化中阿合作的重要手段,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在未来的探索中,中国应始终秉持平等、尊重与合作的原则,以语言为纽带,将自身的文化价值与发展理念以更美好的方式传递至阿拉伯世界,让两大文明在交融中绽放新的光彩。

  (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研究院院长、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赵琪(报纸) 张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