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的崛起促使支付手段向电子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为跨境支付的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和市场需求。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mBridge)作为央行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领域的创新应用,展现出巨大潜力。
CBDC在跨境支付中的应用
与传统货币相比,数字货币具有去中心化、可编程性、可追溯性等特点,能够有效降低跨境支付中的中介成本,提高交易速度,并增强交易的透明度与安全性。央行数字货币(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CBDC)由各国中央银行发行并监管,具有较高的信用背书和广泛的接受度,能够在保障金融稳定的同时推动跨境支付的数字化转型。
CBDC的兴起标志着国家货币体系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里程碑。作为一种由国家中央银行直接发行并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的电子货币形式,CBDC不仅继承了传统货币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等基本职能,更通过深度融合区块链技术、加密技术、智能合约以及共识机制等前沿科技,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高效性、安全性与低成本优势,为全球金融体系的创新与变革开辟了新路径。
首先,降低跨境交易成本。CBDC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直接交易模式,能够绕过传统跨境支付中的多层中介机构减少中间环节与费用支出。同时,智能合约的自动化执行特性也降低了人工操作与监管成本,使得跨境支付更加经济高效。其次,提升跨境支付速度。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特性使得CBDC交易能够实现即时确认与清算,极大缩短跨境支付的到账周期。此外,共识机制的优化与改进也进一步提升了交易处理速度,使得跨境支付能够更快地完成资金转移。最后,增强跨境支付透明度与安全性。CBDC系统通过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账本与加密技术保障了交易数据的透明性与安全性。每一笔跨境支付交易都被记录在区块链上,形成可追溯的交易历史。同时,加密技术的应用也确保了交易数据的机密性与完整性,防止数据泄露与篡改。
面对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所展现出的巨大潜力与广阔应用前景,全球多国中央银行自21世纪初便加速了对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与实验部署。例如,自2014年起,中国人民银行(PBOC)便启动了数字货币的研究工作,并在多个城市及场景成功开展了数字人民币(DCEP)的试点项目,覆盖零售支付、公共交通、政府补贴发放等多个领域,累计交易笔数突破亿级,交易活跃度不断提升,用户接受度逐渐增强。瑞典中央银行(Riksbank)自2016年起便积极探索电子克朗(e-krona)的可行性,逐步推进其CBDC项目,以解决现金使用量下降带来的挑战。巴哈马中央银行于2020年推出了名为“Sand Dollar”的CBDC项目,成为加勒比地区首个推出CBDC的国家。
这些先行国家的试点项目不仅通过实际运行数据(如交易成功率、用户满意度调查等)有力证明了CBDC技术的可行性与实际价值,还通过政策制定、技术优化、风险防控等方面的探索,为全球CBDC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支撑。
多国央行数字货币的跨境支付
随着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成熟,一种旨在打破传统跨境支付壁垒、促进金融资源高效流动的新模式——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Multi-CBDC Bridge,简称mBridge)应运而生,更是为跨境支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mBridge是一种基于多国央行数字货币的跨境支付互联互通平台,旨在通过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实现不同国家央行数字货币之间的无缝对接与高效流转。
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采用分布式账本技术(DLT),特别是区块链技术,作为其核心底层架构。通过构建一个去中心化或联盟链形式的网络,各参与央行能够直接进行交易验证与清算,无需依赖传统的第三方中介机构,从而大幅提升跨境支付的效率与安全性。一是即时支付与清算,数字货币桥实现了CBDC之间的即时支付与清算,极大缩短了跨境交易的到账时间,降低了资金占用成本。二是低成本,去除了传统跨境支付中的多层中介环节,减少了手续费与汇率损失,降低了跨境交易成本。三是高安全性,利用加密技术与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确保交易数据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有效防范欺诈与洗钱等风险。四是增强透明度与监管,分布式账本使得每一笔交易都可追溯、可审计,为监管机构提供了强有力的监管工具,有助于维护金融稳定与防范系统性风险。五是促进金融包容性,数字货币桥有望为偏远地区与弱势群体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跨境支付服务,促进全球金融资源的均衡分配。
这一创新项目不仅代表了金融科技领域的最新进展,更是国际货币体系与支付体系深刻变革的先声。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的构想最初萌芽于对现有跨境支付体系局限性的深刻认识。泰国中央银行(Bank of Thailand,BoT)与香港金融管理局(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HKMA)于2019年率先提出合作倡议,旨在通过CBDC技术探索跨境支付的新路径。2020年下半年,BoT与HKMA正式启动“Inthanon-LionRock”项目,该项目被视为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的前身。该项目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了泰铢(THB)与港币(HKD)之间的即时、低成本跨境支付,验证了央行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领域的可行性与优势。通过该项目双方不仅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还为后续多边合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鉴于“Inthanon—LionRock”项目的成功,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的概念迅速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认可。随后,阿联酋中央银行(Central Bank of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CBUAE)、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Digital Currency Institute of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DCI)以及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 MAS)等相继加入,共同推动项目向多边合作方向发展。参与各方共同制定了详细的合作协议与规则框架。这些框架明确了项目目标、合作范围、技术标准、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原则等关键事项,为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的建设与运营提供了制度保障。
可以预见,mBridge将在提升跨境支付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加速资金流动及推动全球金融体系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同样面临诸多挑战。各国央行需加强合作与协调,共同推动技术标准的统一、监管政策的协调以及市场接受度的提升。只有这样,mBridge才能充分发挥在跨境支付领域的优势,推动全球金融体系的创新与发展。
(作者系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副教授;辽宁大学亚澳商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