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
学术中国
智库中国
社科视频
中国学派
数字思政
国际观察
考古现场
公告
招聘
学科体系
+
马克思主义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历史学
文学
新闻传播学
艺术学
政治学
社会学
民族学
教育学
管理学
军事学
中共党史党建
区域国别学
国家安全学
中心
学术中国
智库中国
社科视频
中国学派
数字思政
国际观察
考古现场
公告 · 招聘
志鉴中国
社科关注
社科要论
社科好书
社科青年说
网络强国论坛
社科融媒体
网刊
学科体系
马克思主义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历史学
文学
新闻传播学
艺术学
政治学
社会学
民族学
教育学
管理学
军事学
中共党史党建
区域国别学
国家安全学
新媒体矩阵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中国学派
中国学派
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今日头条号
今日头条号
首页
>
社科关注
>
本网原创
西安市2025社科普及“市民大讲堂”首场报告会举行
2025-01-20
作者:
陆航 刘瑞湘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字体放大
字体放小
微信公众号
—
分享
—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西安讯
(记者 陆航 实习记者 刘瑞湘)1月19日,中国古都学会与西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举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长安”主题学术研讨会暨2025社科普及“市民大讲堂”首场报告会在陕西师范大学召开。中国古都学会会长、陕西师范大学国际长安学研究院院长、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萧正洪,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李秉忠,西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李博出席会议并致辞。陕西师范大学原校长、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赵世超作题为《长安与长安文化》主旨报告。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西安部分高校社科联及相关专业学者、西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所属西安古都学会、西安历史地理学会等社会组织共100余人参加会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家园,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是我们在世界文化的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李博在致辞中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长安”是西安市社科联与中国古都学会2024 年共同申报立项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社科学术社团资助项目,是一次探索学术组织和地方智库开启学术合作新模式的成功实践,更是国家级社会智库中国古都学会和地方社科平台西安市社科联优势互补形成强大智力资源整合的创新成果。中国古都学会成立 40 余年来已开展过近百场各类学术活动,在古都、历史文化名城的学术研究、资料发掘、保护传承、地方城市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次与西安市社科联联手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长安”系列学术活动,既在学术上“进”得去,又在普及上“出”得来。以中国古都学会深厚的学术底蕴和雄厚的专家团队为基础,以西安市社科联联系整合各方社科资源为纽带,搭载西安市多年打造的社会科学普及平台“市民大讲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长安”国社科项目一定能够为学术走向群众、文化赋能社会、历史承接未来,为全面提升大众文化素养,加快推进城市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李博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长安”项目的深入实施,就是要让长安与中华文明、长安与世界文明以及与中华祖脉秦岭等文化精髓传承入心,普惠于民。我们要以此次国社科项目实施为契机,努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好、发扬好,努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挖掘好、传承好,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出积极贡献。
据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长安”主题学术活动是中国古都学会联合西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申报立项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社科学术社团资助项目(24SGD061),该项目探索校地合作、学术组织和地方智库合作开展学术活动新模式。首场活动后,中国古都学会和西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项目团队将继续推出“市民大讲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长安系列学术讲座”,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近市民、走近群众,让社会科学普惠于民,为全面提升西安市民的文化素养,为促进城市文明发展进程,提供新的思想智能和新的精神动力。
同日下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长安”项目团队围绕长安文明与文化的数字化虚拟与再现,长安文化的国际化构想,长安文化与黄河文明、丝路文明的关系,长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等方面开展主题交流研讨。
转载请注明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张雨楠】
社科推荐
跨学科聚焦人工智能多领域应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前沿大讲堂”第二讲举行
中俄学者探讨二战历史记忆
扎根生活世界 深掘民俗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20年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