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策划】学者心声·2024

2025-01-1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建一种“无序的”新文科的可能性
  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这不仅是时间的更替,更是反思与重塑的契机。对于文科学者来说,当下的时代呼唤着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与实践路径。在传统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逐渐显露局限之时,不确定中的“无序”作为一种挑战既有秩序、解放思想活力的理念,或许能够为文科的未来发展提供重要启示。【阅读原文】
在智能世界中捍卫我们的身体主权
  2024年,人工智能的声音无处不在,成为最为耀眼夺目的故事主角。人工智能宛如一条无形而坚韧的丝线,将人的身体紧密缠绕。从理性思维的精密计算到天马行空的感性创意,智能机器步步为营,似乎要将人的身体的主导权全部接管。身为碳基生命的身体,是否真的会被硅基生命的人工智能取代?人工智能是让我们的身体挣脱重重枷锁、实现解放,还是陷入万劫不复的灭顶之灾?在智能世界中,我们的身体是在消失还是得到重生?这取决于我们是陷于自我迷失还是自我觉知。【阅读原文】
古镇归来——人类学者眼中的沧海桑田
  近年来,我还是继续在景德镇做田野调查,看到的却不是古镇在飘逝,而是在一点一点地回归,甚至比我小时候的景德镇更“古老”。以前在城市中心的市政府、市公安局,还有国营工厂等,有的搬走了,有的拆除了。明清时期的御窑厂被重新修复,周边的传统柴窑、坯房、里弄都得到了重建,现在的景德镇市区成了活脱脱的陶瓷手工艺“古城”。我突然感到,我需要再写一本新书,那就是《古镇归来》。【阅读原文】
独立思考与学术坚守
  在从事学术工作时,学者必须坚持独立思考,不能被“流行”和“权威”所慑服;脑袋里必须要有问题,且不能让一些重要的问题飘忽而过,需要对它们做持续的关注和思考;要大量搜集和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并对它们做批判性理解和反思;学者做研究不能过于急于求成,让一些不成熟的初步想法以“急就章”的形式发表出来;学者脑袋里的思想会自动“发酵”,一个想法会牵引出其他的想法,一篇文章会催生出另外的文章,它们最终会形成一个系列,构成一个大致的体系,成为有一定份量的研究成果。【阅读原文】
逻辑是科学
  所谓逻辑的观念指逻辑是什么。我谈论逻辑的观念,为的是强调逻辑是科学。我常说,科学就是画圈,因为界限分明。逻辑也是一样。总有人批评逻辑的局限性,说它干不了这,做不了那。我一直反对局限性的说法,我认为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局限性,局限性恰恰是由其科学性决定的。【阅读原文】
小鱼儿偶尔冒个泡
  “字字看来皆是血”,这是脂砚斋本《石头记》开卷题诗。“字字”皆是“血”,是说以痴心在“石头”上书写的著作,蕴涵着无尽悲欢,呼唤着能够在“字里行间”看到斑斑青春“鲜血”的“知音”。可是,在我看来,此诗也可借以说明,对于常常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汉字,不仅每个字都是一部文化史,而且,其中潜藏着的,乃是中华文化之血脉,是中国人心灵之特殊图象,用心谛视“字眼”,可以回归中华文明之家园。【阅读原文】
把脚扎进生活的泥土里
  2024年初春,我带学生前往以苏州为中心的太湖流域,探访素有“丝绸之乡”美称的“吴罗”丝织作坊,一个场景深深触动了我。苏州非遗工艺大师、吴罗织艺传承人李海龙自豪地向我展示,他用灵巧的双手舞动梭子织出吴罗吴韵的纹样过程,身旁的徒弟用手机拍摄这段视频,上传到短视频平台。这一老一少的互动,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也让我更深刻地理解,只有把脚扎进生活的泥土里,才能催生时代的新枝生根发芽。只有站在人民的立场,艺术的枝桠才能更加茂盛。【阅读原文】
学者的生命在于治学
  学者的生命在于治学,而治学的前提就是要探索出前人未有发现的成果,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做别人观点的“应声虫”,更不能满足于别人留下的故纸堆。要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质疑,敢于创新。每当在讲课过程中,或者在写作过程中,我们独立思考时,实事求是地研究时,就会有新的想法和观点。【阅读原文】
重新认识文学的时代性与经典性
  网络文学引发的当代文学变革、中国文学向何处去、如何看待文学产业化、网络文学是否有可能经典化等各种讨论,实际上是中国当代文学必须经历的一场涅槃,这已经不单单是文学内部机制的变革,而是一场“文化狂飙”,其史学意义不逊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学爆炸”。【阅读原文】

一种清醒的迷茫

  作为一名女性哲学工作者,中年阶段最迷茫和困惑的不仅仅伴随着初入职场就要开始初为人母,承担起家庭和母职等占据太多时间和精力的问题。虽然它们是实实在在的客观的问题,但更严重的是在科研道路上对自己的专业和职业意义的思考。这是一种从下意识到自觉地尝试以一种思考和学术的方式不断认识世界,以及不断将自己打碎重塑的问题。学术和人生,二者不只是并行,而是相互交织缠绕着。学术人,尤其是人文艺术研究者首先是要解决自己对于历史和社会的困惑,这种初心将给自己的学术研究带来源源不断的坚守力量和不断探索创新的内驱力。【阅读原文】
偶然与宿命——我为何选择哲学
  思前想后,我最终还是决定成为一名高校教师,选择去做哲学研究。因为我觉得哲学可以带给我心灵的慰藉,也可以带给我看待世界的全新视角和积极认真的生活态度。康德说,“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该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我没有康德那么坚定,也没有康德那么伟大,但我愿意在康德这样的伟大哲学家的感召下,去感受不一样的星空,去修炼一颗对人对己的慈悲之心。我不知道自己能否在思想的荆棘中觅得心安、智慧与光明,但至少我从不后悔自己曾经的选择,哪怕它只是一场偶然的相遇。【阅读原文】
该如何纪念康德:重申,质疑,抑或其他?
  在即将过去的一年,康德诞辰三百周年的纪念不可不谓风行一时。它不仅牵动了为数众多的康德研究者,甚至超出了德国古典哲学这个同样巨大的研究领域,也波及到了整个现当代哲学的研究。显而易见,这一系列活动最能反映时下哲学研究的成就、问题和动向。【阅读原文】
在边境调研中感悟学术真谛
  作为从事亚太安全研究的学者,我们的边境调研是立足于两个视角,即,从沿边看周边、从周边看沿边。我们希望从双向的视角看到我们的国内发展如何惠及周边,我们的亲诚惠容周边理念如何在实践中促进“政治上互尊互信、经济上互惠互利、安全上相守相助、人文上相知相亲、生态上共生共治”的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阅读原文】
做有温度的学术
  回顾2024年,最难忘的瞬间,莫过于一次在深夜审视自我的时刻。彼时,自己申请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课题“20世纪以来中国艺术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思想史研究”通过评审立项,又一项新的研究要正式启动了。深夜在电脑上翻捡自己过去几年搜集的文献,思考自己所关注的历史、艺术与科技等诸种论题,四壁寂静间,似乎能听到自己内心的一阵轰鸣,经历百年风雨的中国艺术学,在今天又要面对当今瞬息万变的AI技术浪潮,新的十字路口,关于我们的艺术之学术书写该何去何从?【阅读原文】
学术研究是与社会和公众的对话
  学术研究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揭示新的理论和知识上,更在于这些知识如何与社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作为学者,我们的研究应当超越学术圈的界限,关注更广泛的社会群体。我们每位学者都应采取行动,使自己的研究成果更加开放和透明,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阅读原文】
适度游离何尝不是一种抵达
  行文至此,各大平台的年度关键词已推送至眼前,无论是跳脱的“抽象”,还是微温的“疗愈”,似乎都烙刻着一丝丝因应不确定性时代的游离。“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站在坚实的大地上,以问题和关怀为共同的面向,秉持初心地适度游离,又何尝不是一种安放和抵达?【阅读原文】
从置身世外到同频共情
  我认为国际关系作为一门学科的时代价值,绝不应仅限于指导政治家们开展“在餐桌上还是在菜单上”的冰冷博弈。这个学科真正的生命力,在于既赋予我们铺展全球视野的底气,亦能给予我们对芸芸众生施予关切的胸怀,在于引导我们对世界各国历史常怀“温情与敬意”,对于各国普通民众的疾苦与渴盼抱持理解与共情。【阅读原文】
初心如磐勇担时代使命
  我们恣尝过等待的煎熬,体会过失败的苦痛,体验过成功的喜悦,也听到过辛辣的嘲讽。然而,没有挫折的人生就不是人生,青年学者更需要“向死而生”的韧性与气魄。在政治学界,我的伙伴们都是对学术充满热情、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向阳者,我们以共同体的理念与力量去打破一个个障碍,在相互提携相互帮助中走出研究的瓶颈。台上正心聊学问,市井放松谈人生,学术与生活都是人生的部分。【阅读原文】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闫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