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孙晓霞,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副所长、《艺术学研究》主编
访谈嘉宾:
李心峰,深圳大学特聘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陈旭光,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主持人:现在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就是新技术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或者是新的这种艺术媒介的不断更迭,其实都在促使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就是新的哲学时代可能要到来。我关注到最近有一个学术上非常热的理论热点叫媒介问题。前段时间首都师范大学举办“百年中国文艺批评的媒介考古与21世纪文艺评论”学术研讨会,就是希望从媒介的角度重新理解,重新解读中国文艺批评的问题。前段时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也举办了“媒介技术迭代与艺术传播”学术研讨会,这样的一些关于新媒介时代艺术创作艺术批评中的新变化、新问题,应该是我们未来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可能未来20年我们都不得不面对这场媒介新变的时候,我们理论工作者或者是我们的艺术从业者,应该有一种什么样的立场,什么样的一种问题意识,或者是我们的理论走向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李心峰:陈旭光教授之前谈到批评的这种多样化,它的一些最新的形态,尤其是批评的理论化,理论的批评化,批评走向大众,实际上“人人都是批评家”,在这个时代真是体现得非常突出。比如说有些直播,有一些带有互动的演出,通过弹幕,实际上每个观众都在不断地即时性地发表自己对某个作品的一些认识、一些看法、一些评价,其实它也是一种最新的批评形态,确实是过去从未有过的。
所以有的学者提出——微时代的微批评,对当下的批评还是有这种阐释力的,是非常值得我们研究的一个现象,这也是我们这个时代被称为“批评的时代”的一个表征,它真是高度的繁荣。但是这个高度繁荣的背后有没有值得反思的问题,这还确实是值得我们思考。比如我们虽然说现在的批评非常繁荣,但是我们这个时代有没有产生足以与19世纪甚至20世纪中国那些大批评家相媲美的批评家和批评的经典文本,这样的东西好像还比较难以举例出来。所以说我们要继续将批评的时代推向高潮,高质量发展,还需要去引导,让我们这时代也能诞生一些大批评家,就像20世纪的,比如茅盾,包括鲁迅,他其实也是个批评家,包括李长之、李健吾等等。这些可以说真正是大批评家,他们留下了很多的批评文本,比如李长之的《鲁迅批判》,它是一本专著,最早的一部评论鲁迅的著作。
如果我们这个时代什么时候也能够产生足以和他们相媲美的一些批评家和批评的经典文本,那么我们这个时代在后人来看的话,可能作为一个“批评的时代”就会更有分量。
主持人:确实像李老师所说的这样,从批评的角度来说,今天我们面对的时代可能更为复杂,更多的是面对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由于新媒介、新技术,让大家都可以发声。确实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纸媒时代,再往前历史的那种主流书写,历史的一种局限性。
陈旭光:我也觉得这个批评的形态、批评的功能以及这种功能发生作用的方式,可能都因为媒介的更新迭代复杂化、多种多样化可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像“别车杜”那样的一呼百应式的,能够代表一个时代的良心良知的大批评家可能不容易出现。
那么我们要去努力要去期待,但是很可能就是可遇不可求,像刚才晓霞老师说的那样,是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所以我现在非常信奉和喜欢我的导师谢冕先生,他当时教导我们的一句话,他说我是学者,我要发声,我要发出声音,至于我的声音是不是真的一发就是万众瞩目、万众倾听,真不一定。我觉得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人人都有关系的时代,我们发出的声音它可能是像蝴蝶翅膀的振动一样,它是一环一环的,通过我们的朋友圈,通过我们的学院在扩散,通过我们的学生,通过我们的朋友,它是在起作用的,但这种作用不一定是一呼百应式的。现在比如拿电影来说,有时候一部电影上映,有一些人可能会找一些水军说这部电影怎么好,这个可能一时大概能够引领,但是时间长了它不可能永远引领。
因为各种客观的批评都出来了,观众的议论也是一种微批评都出来了,所以时间长了,最终决定这部影片的影响力和票房的还是它真正的质量、它的价值观和立场。所以,虽然我做的理论批评工作,不一定一呼百应,但是我踏踏实实地在做,总是能够在蝴蝶翅膀的振动效应当中,它都会起这样的一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