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的2024】我的一次投稿经历

2025-01-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2023年11月28日的一天上午,我的手机邮箱突然闪了一下,上面写着:“赵老师好,请问在《探索》投稿系统里能看到您文章返修的审稿意见吗?”看到这个消息的刹那,我突然有种欣喜若狂的激动。这已经是我毕业之后的一年半左右了,距离我上一篇文章发表也已过去了两年。在我参加工作的一年半时间内,我前前后后写了5、6篇文章,投稿了近30次,但均以退稿或者没有消息为结果。所以当我看到邮件的那一刹那,我以为又是一封退稿信,但“修改”的字样打破了我心中的沉寂,让我再次沸腾起来。
  我马不停蹄地飞奔到办公室,打开投稿系统,但投稿系统上显示的修改意见又让我心凉了半截。因为太难了,不仅包括字词和表述修改,还有对文章整体框架以及核心观点的重塑,这样的修改意见让我意识到,这篇文章可能依旧没太大希望。但已经一年半过去了,即使是一点点希望,我也希望全力以赴地抓住。所以我带着忐忑的心情开始了这场“漫长”的修改之旅。半个月后,我将自己“绞尽脑汁”的修改稿惴惴不安地提交了投稿系统。此后,我几乎每一天都会盯着投稿系统,生怕它会显示退稿。不久后审稿系统变成了送外审,这时我的心安了许多。
  大概到了2024年一月下旬,新的外审意见再次返回,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但里面的消息再次让我的心凉了半截。外审意见更为尖锐,几乎需要脱胎换骨地改动,编辑也发来消息,要求深入分析,并给出一个多月的修改时间。“痛苦的旅程”再次开启,我几乎查阅了所有与该主题相关的文章。在那期间,无论刮风、下雨、下雪我都会来到办公室学习。我很少在晚上10点前回家,也曾多次拍下晚上11点以后整栋办公楼空无一人的“黑暗”影像。终于在经历了包括春节假期的一个多月的打磨后,我第二次怀揣着忐忑的心情提交了修改稿。
  大概过了一周,新的修改意见再次到来,又是大修,我当时几近崩溃。这个时候是蒋老师的鼓励与指导给予了我极大的动力。蒋老师是一位“权威型”的编辑老师,他不仅拥有深厚的学识、开拓的视角、负责的态度,更重要的是他具有超强的执行力。在整个修改期间,蒋老师不仅尊重了我自身的修改成果,同时也对文章进行了“质”的优化,提出了很多细致的修改意见,并且手把手地教我如何写论文。从强化参考文献的引用、加强学术对话到每一部分内容的写作重点和论述表达的提点,蒋老师几乎是“事无巨细”并且倾囊相授。最让我感动的是蒋老师的敬业精神和严谨态度,其中有两件事让我印象深刻。第一件事是在文章修改期间,蒋老师帮我审校,在下午6点半左右,他给我发了个消息,“文章先改这么多,你先看,我晚上回家继续。”到了晚上10点,蒋老师准时将新的完整版修改稿发给了我。我第一次见到如此认真、负责的编辑老师,对此我深感钦佩。第二件事是文章目录都已经公众号发布出来后,蒋老师依旧把即将付印的稿件发给我,让我再次核对。这两件事让我深深感受到蒋老师对于学术的热爱和身为一个学者的严谨细致和认真负责,那一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大先生”在蒋老师身上具象化了。我突然意识到,论文的发表并不仅仅是一篇文章刊登在期刊上那么简单,也并非使它上传到知网上这样“轻松”。一篇文章承载了太多人的智慧、知识、较真、工作与责任,一个不起眼的学术错误或者是词语搭配不当就会使一大批关注这篇文章的人犯上同样的错误,因此作为作者,我们不但要对自己负责,更应对读者负责。
  同时,期刊编辑与作者也应当是双向成长的动态过程,我们应该在文章修改中取得进步,我也很庆幸遇到了这样一位严谨细致、提携后进的好编辑、好老师,使我在文章发表之余获得更多关于学术上的训练与论文写作能力的提升。期望我们每一个“青椒”在教研之余都能怀揣“成为一盏灯、照亮他人的路”的助人愿景,永远铭记帮助过我们的人,并让这份感动与温暖继续传递下去。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