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已然开启,人到中年,愈发感到“韶光易逝,岁月如梭”。去年这个时候应中国社会科学网之邀参与【社科圆桌】“龙飞九天 考古学者与您一起追寻龙的足迹”的事情还历历在目。
没想到的是,从“社科圆桌”的讨论开始,对早期龙形象的研究贯穿了我2024年的整个学术历程。先是五月专程出差去看了中国考古博物馆的“龙•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国八千年龙文化精品文物展”,如此多向往已久的珍品汇聚一堂,一遍遍观览,流连忘返,久久不舍得离开。接着又去考察了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所陈展的相关龙形象。
当凝视着来自远古的龙文物,它好似有一种穿越时间的魔力,将我与那个久远的时空紧紧连接。虽相隔数千年,但我们对它并不陌生,这不仅是因为物质或形象层面的流传,也有在观念、精神方面的传承——对龙的崇敬早已融入中国人的文化基因,这正是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与传承性。
七月,在河南大学“夏文化研讨班”上,讲了“二里头文化所见‘龙’的形象与观念”专题讲座,引发了很多年轻考古学者的兴趣。九月,参与了《龙藏九州:博物馆寻龙记》相关章节的写作。目前,在写《三代龙形象的几点新认识》。
回顾2024年,科研中最难忘的瞬间也与龙有关:
那是在中国考古博物馆终于第一次面对面见到二里头文化绿松石龙形器。从2005年第一次看到发掘简报,到2014年迫不及待地打开刚买到的发掘报告去查看这条龙的信息,之后的研究中更是一次次涉及它……我对这条龙期待了近二十年,终于可以近距离观察,那种欣喜和激动是旁人难以理解的。
可能正因为之前对绿松石龙形器和其所在墓葬有较全面的认识,如墓葬位于宫殿区三号基址的中轴线上,墓主人头戴三个白陶小斗笠形器,发中插有鹰形笄,发间点缀绿松石珠,颈部戴多层海贝串饰,右臂拥揽着绿松石龙形器,手腕或腰间系青铜铃,身侧伴有髹红漆的漆木器,以及成套的灰陶礼器。
当我伫立在展柜前凝望着这条绿松石龙,我似乎感受到了它带着三千多年前的画面腾跃而来。
我看到炫丽缤纷的色彩。金黄的铃,翠绿的龙浮现于红色底托,黄绿色的玉笄,白陶头饰、绿珠点缀,白色海贝项饰,红色漆木器,成组的灰陶礼器。金、绿、白、红、灰等色彩的聚集,产生着强大的视觉冲击力。
我听到玉质铃舌和青铜铃碰撞的悠扬铃声。这是我国考古所见最早的青铜铃,也应是东亚大陆第一次传出金玉共振的乐声。
我闻到阵阵酒香。漆觚、陶爵、鬶、盉、尊等成组酒器的出现,表明祭祀仪式中对酒的大量需求。
我甚至“穿越”到墓主人生前。我看到他正身着华服,戴着华丽的配饰,在宫殿宗庙区进行祭祀活动,是整个仪式的焦点。他举起陶盉斟酒,用漆觚、陶爵饮酒,饮至意识恍惚,拥揽或高举龙形器,随着铃声舞蹈,多层海贝组成的项饰随脚步发出有节奏的声音。鸟和龙(蛇)因生物特性被视为具有沟通分层宇宙(天上和地下)的能力的动物,因此,他头插玉鸟怀拥绿龙,期望可以借助它们神力,穿越时空的界限、打破分层的宇宙,沟通人神祖先……
一眼越千年,瞬间留永恒。
我想我很难以一个现代人的思维去完整还原数千年前的仪式,但我想表达的是:器以载道,文物是保存文明密码的宝库、连接古往今来的津梁,是中华文明的见证者、是多元一体格局的体现者、是礼制传统的传承者、是突出特性的实证者。
当再次在文物前驻足,我仍能感受到华夏先祖正驭龙而来,飞登九天、穿越山海,历经天青海碧,播撒文明火种,成就龙腾盛世。
(作者系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