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社会调查中社区接触的困与进

2025-01-0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对于数据生产者来说,调查数据的汇总和发布为量化研究提供“公共基础设施”,而数据的搜集更像一场访员与社区、答话人、受访者建立“关系”、获取信任、中立互动、如实记录的“田野”之旅——以问卷为“器具”,访员延伸了研究设计者的眼光和视野,化作社区与家庭环境的参与式观察者、有限时间约束下的结构化访谈者。只有还原这一过程的困难和权衡之道,我们才能理解社会调查在知识生产中扮演的综合角色,同时,量化研究者才能加深对数据的理解,从而进一步使用好数据。
  结合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hinese Social Survey,以下简称“CSS”)的经验,笔者认为,要收获一份真实、可信、有效的问卷,需要突破社区、家户、受访者三道“门”。
  第一道门:社区之门。行政村是大型社会调查执行的基层单位,取得社区等基层组织的同意与配合是首要步骤,开展调查之初需要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通过行政联络建立关系。CSS早期曾通过国家部委的支持,逐级向下进入社区,但此种方式无法长久。自2011年至今,包括CSS在内的一些大规模社会调查项目采用建立全国地方高校合作调查网络的方式,其中一个考虑便是行政联络的需要。由于高校具有社会知名度、本地人际网络、各类工作联系等优势,拥有与社区搭建关系的正式或非正式通道,因此可使后续工作效率高、效果好。
  第二,全方位动用社区资源,为顺利调查提供更多有利条件。一是通过社区的公共性为调查提供宣传渠道。比如在社区公告栏张贴宣传海报、通过社区微信群通知宣传动员居民等。二是借用社区的各类设施或工具,比如社区固定电话、志愿者马甲、办公室、楼宇门禁卡、交通工具等。三是请求社区提供入户的帮助,如调动物业、保安、楼栋长、网格员、社区志愿者,联络住户、为访员带路、引导入户等。
  第三,在社区干预和研究中立性中,取得运用行政关系的平衡。一是学术调查工作方法与基层惯常的行政工作方法存在差异,若调查者没有深刻理解学术调查的设计用意,容易默从社区工作人员的“热心”建议,进而带来系统偏差,这尤其影响抽样的科学性。比如访员抽中某一住址的租户,为何不能请房东来接受访问,抽中的受访者不愿意配合,为何不能由其配合的家人代答等问题,均需要调查者积极、耐心与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沟通、解释,以免对方误解,增加其工作量。二是协助入户的社区工作人员的在场,某种程度会带来社会期许效应,这在涉及政府工作评价的题目中尤为明显。三是社区也是一个“小世界”,社区干部与住户的关系亦有亲疏远近,有时社区工作人员碍于情面,不好提前说明,这时的社区关系反而会带来反效果。
  第四,持续的关系维护,有利于延续调查合作。由于CSS使用的是区县—村居固定抽样框,与同一社区需要持续合作10年,关系的维护非常关键。尽管稍显微薄的行政联络费是调查经费的必备项目,但这份补贴更多表达的是对其工作支持的感激与尊敬。一些能提供社区荣誉感的仪式性物品更受欢迎,如合作牌匾、水晶牌、带有调查或机构logo标识的纪念品等,既有符号价值,又能起到持续性宣传调查项目的作用。此外,CSS每期还设计了主题活动,比如2023年调查的宣传主题为“调查进万家,聚力现代化”,将调查与社区党建活动融合在一起。
  第二道门:家户之门。社区配合,不代表家户就愿意配合调查。入户接触是访问前攻关的主要难点,需要访员发挥两个主要本领:
  第一,妥善处理“为什么选中我家?”等疑惑。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大大小小的入户调查蓬勃发展,但对于一般居民而言,在14亿的庞大总人口中成为入户调查的访问对象,仍然是小概率事件。对于拿着身份证、访员证、介绍信的大学生敲响住户家门,居民的惊异、不解,甚至“冷漠”仍然屡见不鲜——“你是谁?”“你这是什么调查?”“为什么选到我家?”“你怎么知道我家地址?”“你这个调查有什么用?”“这会泄露我的隐私吧?”“我什么都不懂,别问我”“你要问多久?”“我没时间,我很忙”“我有什么好处?”“别再敲门了,再敲我就报警了”……为此,项目组的访员培训中有专门的“入户技巧”课程,汇总了入户访问中常见的障碍和应对之策。在实地调查中,访员会根据现场实景,灵活调取入户应对“工具包”,一一说明调查者身份、调查目的、调查意义、调查成果、科学抽样的代表性要求、受访者的重要性、访问酬劳、访问时长等信息。访员们甚至还发展出一套大学生独特的入户策略——“这是我们的作业,完不成就拿不到学分”“阿姨您就帮帮我们吧,不然我们没办法回家”“叔叔您家也有大学生吧,您看我们多辛苦,您就配合我们吧”……无论是诉苦型、哀求型还是撒娇型的敲门方式,先把门敲开了,距离成功就近了一步!
  第二,同时争取答话人(即开门应答的人)和受访者的合作。CSS调查对象为家户中符合访问条件的其中一名成员,答话人不一定为受访者,经常出现答话人配合、受访者拒访的情况,这也是访员迫切希望抽中答话人的缘由。但随机抽样并非随便抽样,为确保样本代表性,访员还需要完成户内抽样后再次争取受访者的配合。
  第三道门:心房之门。清华大学李强教授曾指出中国人的问卷调查存在“心理二重区域”现象,即受访者具有内外有别、集体本位、掩盖自我观点等特征,并不见得对访员说真话。访员要如何在有限时空下获取更为可信的信息呢?首先,访员通过说明保护受访者隐私的法律规定和不公开声明,强调研究关注汇总信息而非个人信息,别人无法通过个人回答的信息来定位到具体的人;其次,为受访者营造一个较为独立的访问空间,这也是访员配对入户的优势:陪访的访员协助应对访问以外的环境因素,同时避免关联人员在场;再次,访员在访问后,需要对受访者的应答能力、对调查的感兴趣程度、可信度、访问环境等进行评价,提供辅助评估数据质量的信息。
  对于受访者来说,访员是一生未必会见第二次的人,没有利益相关关系,在安全的环境下,可接受的话题范围非常广泛,同时,在一些敏感话题上,也可将计算机辅助自访(即特定题目由受访者在平板上自我填答)和面访相结合。此外,正如访员所说,“真诚是必杀技”。访员对调查的认同,会促发他们搜集真实信息的驱动力,进而在与各式人群打交道的过程中,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受访者需求。与不同身份的人沟通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将现场调查中获悉的小区房价、同类型从业者境况、地方收入消费水平等“地方性知识”化为经验,在受访者有所隐瞒时进行确认、提醒、追问、验证,而这种认真的态度,也会促使受访者正视调查的严谨性。
  对于大型社会调查来说,社区调查既是现场执行的重要行动单位,又是数据搜集的重要层级单位。一方面,社区作为调查访员的田野现场,将社区观察、社会实践、调查方法应用进行有机结合,如何将学科发展、学生培养与基层减负、治理决策相结合,是值得科研机构探索的方向。比如,有的高校在社区建立社会工作实践基地,也有的调查将行政村与抽样实验、问卷设计、社会工作干预实验相结合,丰富大型社会调查在混合方法方面的设计与应用。另一方面,社区是横截面调查的固定样本组,持续性的社区人口、基础设施、基层治理的信息搜集汇成了丰富的社区档案,拓展了社区变迁研究视角。同时,大型社会调查的复杂抽样设计特点,需要我们格外留意社区这一重要的嵌套数据结构,如何开发利用好现有社区数据,为更稳健的研究提供支持,也是数据开放的重要议题。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查与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华东大区督导组长)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余朋翰(报纸) 齐泽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