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推进农业现代化对于实现民族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强国建设,需要加强对现有农业现代化路径的反思,在有效化解矛盾问题的进程中形成农业现代化的路径,将理念转变为实际行动。
日益多元的农业现代化挑战
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面临的矛盾问题日益多元化,使得我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更具复杂性。
多元目标的协调性对农业现代化进程提出挑战。作为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在资源环境约束下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需要实现的目标必然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如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农业可持续发展等。这些目标之间既具有统一性也具有差异性,各目标之间的协调存在一定程度的“零和博弈”,尤其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各目标之间的政策冲突日益明显,协调难度明显增加。
农业改革的边际效应递减趋势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提出挑战。农业发展与农村制度变革存在密切关系,一般遵循“稳定—不稳定—改革—发展—稳定”的逻辑循环。近年来,原有领域制度变革的激励效应呈现边际递减的趋势。深化农业领域变革,迫切需要探寻新的突破口,以生产关系的变革带动生产力尤其是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农村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变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外部环境形成冲击。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是在开放体系中实现的,为满足农产品市场的超大规模需求,既要立足国内,也要借助国外市场。近年来,随着贸易保护主义、地缘政治冲突、全球新冠疫情等因素的叠加,全球供应链尤其是农产品供应链面临挑战,这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我国农产品进出口的难度。同时,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成本的上升,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优势逐渐下降,有些农产品出现国际国内价格“倒挂”的现象,加之发达国家对农业领域的政策支持与保护,削弱了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
探索符合区域特点的发展模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结合区域特点,不断探索多样化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逐步形成了多元合一的纯集体模式、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两权合一的新经典模式、两权合一的现代模式和两权分离的混合模式。当前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虽然各具特点,但受产业发展、制度建设、组织培养等方面的限制,可能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借鉴作用,但就全国农业现代化而言,仍有不足。
第一,已有模式缺乏代表性。在全国236.1万个自然村(48.1万个行政村)中,类似于河南省南街村、山西省大寨村、贵州省塘约村等能够形成农业现代化模式的村庄毕竟属于少数,更多乡村则是在产业基础、文化底蕴、生态环境等方面缺乏突出优势。推进这些“普通”村庄的农业现代化,对于推进农业现代化更具代表性和示范性。
第二,已有模式无法满足农业现代化的需求。我国东中西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农业发展各具特色。当前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难以满足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需求。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需求的日益多元化,不同产业间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多元化的发展路径将是未来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选择。确保12.8万个贫困村不发生系统性返贫,实现脱贫村庄与脱贫农户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的重要支撑在于产业,这需要通过农业现代化夯实脱贫农户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农业现代化需要结合区域特点,探索更具多样性和区域特点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
一般原则与特殊政策有机衔接
考虑到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区域发展特点,需要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中坚持一般原则与特殊政策的有机衔接,探索农业现代化道路。
第一,坚持系统性与区域发展的差异性有机统一。农业现代化作为我国“四化”之一,在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目标的多元化,而且要注重系统性。由于我国区域间发展差异明显,不同省域之间农业现代化水平也存在差异,为此在农业现代化路径的选择中要注重农业现代化的系统性与区域发展的差异性相结合,探索出符合农业发展战略、适合区域发展特点之路,推进农业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借鉴脱贫攻坚的有益经验,探索农业现代化水平高的地区带动和帮助农业现代化水平低的地区,逐步缩小不同区域、省份之间的发展差距。
第二,坚持长期性与农业发展的阶段性有机统一。农业强国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农业现代化也应具有相应的发展规划,以实现农业强国建设的目标,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坚持农业现代化的长期性,既有利于农业现代化按照既定目标有序推进,也有利于避免急躁冒进、揠苗助长等短期化行为,从而克服战略问题战术化倾向。在坚持农业现代化长期性的同时,结合农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制定切实可行的农业发展规划,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
第三,坚持融合性与农民需求的多样性有机统一。农业现代化服从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其现代化进程涉及农地制度、产业结构、农业基建、生态保护等不同层次与领域,且各层次之间联系日益密切,融合趋势日益明显。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民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如何在农业现代化路径的选择中顺应这一趋势,以农民为中心,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融合性与农民需求的多样性有机统一,是农业现代化必须回答的命题。
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选择
农业现代化涉及产业、生态、文化等不同的领域,既要解决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矛盾问题,也要注重长远规划。农业现代化在实施过程中既要抓住农业现代化的关键领域进行重点突破,也要循序渐进,有序推进。针对当前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前期规划,理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借助第三方评价机构的介入,注重对农业现代化实施过程和效果的评价与评估,促进政策的落地落实。以土地制度改革形成农业现代化的动力机制。要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促进农村要素资源有序流动,为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实现奠定制度基础。在资源环境的约束下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决不能简单照搬西方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路径,要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基础,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走低碳化发展之路。
在农业现代化的实施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坚持一般原则与具体情况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第一,正确认识“小农户”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地位与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将“小农户”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表明党中央对“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和小农户将长期存在的乡村现实的认可,而且提出未来小农户的发展方向,即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既有助于巩固“小农户”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也能为农业现代化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第二,合理发挥数字经济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一方面,数字赋能为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变革提供巨大机遇,成为助力农业数字化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数字赋能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有赖于制度体系建设与机制设计。数字赋能有赖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应确保数字技术与数字资源得到有序合理利用,防止数字技术发展与运用的片面性,强化整体思维。第三,重新界定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外延。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数字经济的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外延得到不断拓展。农业现代化不仅要强调专业化、规模化等常规的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更要面向未来发展的要求,重视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等。鉴于农业现代化发展在投入产出方式、产业关联度、现代化进程等方面提出的新要求,要敢于打破原有的思维惯性,不断拓展农业现代化的丰富内涵。
当前,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与改革开放之前相比,我国已深度融入全球化进程,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与世界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形成了全球贸易的“双循环”结构。正如施展在《枢纽:3000年的中国》一书中所描绘的,中国经济的崛起打破了原有世界秩序中的“中心—边缘”结构,建立了以中国为枢纽的“双循环”结构的世界秩序,即一个发达经济体在上、中国在中、欠发达经济体在下的三层结构。这种独特的“枢纽”位置既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创造巨大的优势,也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更容易受到发达经济体的技术约束与欠发达经济体的资源约束,从而面临外部环境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冲击。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要关注内外不确定性因素对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影响,通过提升粮食安全的意识与能力,完善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等政策举措,为农业现代化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
(作者系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烟台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