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文化交流新动向

2025-01-0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本报讯(记者李永杰)2024年12月29日,由暨南大学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越南汉文文学与中越文化交流”专题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举行,来自中越两国的专家学者展开深入研讨与交流。
  近年来,包括越南在内的东亚汉文学与汉籍的研究,受到学界广泛关注。越南文人阮攸对中国清代青心才人的《金云翘传》改造后的同名喃文长诗,不仅在越南广泛流传,还被翻译成21种外文、74个译本在全球传播,成为一部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的文学名著。台湾成功大学教授陈益源表示,这充分反映了中国文学对越南文学的深刻影响,为中国文学中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非名著”作品的海外传播研究提供了个案。
  清人尤侗戏曲《钧天乐》传入越南后,被改造为喃文六八体诗传《沈子虚传》,广受越南人民喜爱。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刘玉珺对这部诗传产生的文献背景、作品主题的转向、叙事方式的转变以及戏剧化转场四个方面作了深入分析,揭示了越南文人对这部中国戏曲的深度接受与创造性改写。
  越南河内国家大学陈仁宗学院教授丁克顺介绍了越南保存的古代越南人创作的大量汉诗文作品,并列举了当下越南人使用汉字的多种情境,展现了越南人对汉字与汉文学的高度关注。
  越南社会科学院翰林院哲学院研究员阮苏兰介绍了越南社会科学院翰林院目前正在推进的“越南佛教典藏数位化数据库”“越南古籍文献典藏数位化计划”“越南汉喃文献资料库”等数据库的创建工作。她表示,越南汉代文献的数字化,将为推进越南汉文学研究提供极大便利。
  在佛山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严艳看来,越南科举取士不仅是一项国家制度,同时关乎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越南汉文学的发展与从中国引进的科举制度息息相关,科举取士制度对汉文学在越地的蓬勃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比较越南和日本的文昌信仰及经籍传播情况,佛山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李琳表示,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特色与国情,对包括民间信仰在内的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暨南大学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程国赋表示,当下推动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既要重视对中华文化内涵的研究,更要重视对传播受众民族文化特点的研究,“中华文化的当代传播,要尽量找寻中华文化与传播受众之间的契合点,实现有效传播”。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陈静(报纸) 齐泽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