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概念,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同时强调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2024年7月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明确了高质量发展是推动新时代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遵循的战略,进而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层面作出部署。与此同时,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指引下,我国经济学界围绕高质量发展开展了丰富而深入的理论阐释。通过对中国知网2023—2024年收录的1130余篇核心期刊文献进行文本分析和聚类分析,我们认真梳理和总结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热点和理论成果,为我国在新征程上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践提供了扎实的理论支撑。
理论阐释日趋丰富深入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已不再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性转变成为必然选择。近年来,经济领域的诸多学者从理论内涵、发展路径、评价指标等方面,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系统化研究和理论化阐释。
理论内涵方面,学者们一致认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种以效率、效益、可持续性为核心的发展模式。与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同,高质量发展更加强调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结构,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诸多研究指出,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意味着量的增长,更体现出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发展方式的转变。第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追求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质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科技创新被视为不可或缺的引擎,唯有通过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才能实现产业和经济的可持续性增长。第二,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绿色发展理念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从而形成新的生产方式,推动绿色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将生态环保融入经济活动中,包括节约资源、减少排放以及保护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被认为是衡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维度之一。第三,协调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也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标准。高质量发展就是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需要关注地区、城乡和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以避免过度集中的经济活动带来的负面效应。此外,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基础上加强区域合作与互补,实现整体经济的协同运作,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第四,开放与包容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发展强调以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包容性增长。包容性增长旨在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促进社会整体福祉不断提升,因此不仅适用于经济增长成果的分配,也要求制度建设的开放和多元文化的融合。
发展路径方面,多数文献主要从四个角度展开。一是政策支持,即建议出台系列政策支持创新创业、绿色产业发展,制定环保法规,提供税收优惠等措施。二是市场导向,即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价格机制引导资源高效利用,鼓励竞争以提升经营主体活力和产品服务质量。三是人才培育,即重视教育投入,加强劳动者技能培训,注重科研队伍建设,提升全民创新意识和能力。四是基础设施建设,即加大对信息化、数字化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以支持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
评价指标方面,部分文献从三个层面构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首先是经济增长质量,主要采用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和人均GDP增长率等指标。同时,考虑到经济结构的调整,有文献还增加了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的比重。其次是生态环境指标,包括空气质量、碳排放强度和水资源利用效率等,体现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绿色GDP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有助于更全面地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最后是社会发展指标,包括收入分配公平性、就业率和社会保障水平等,以反映经济增长带来的社会福利和民生改善程度。
着力推进研究创新与融合
尽管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已形成较为清晰的理论框架,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或可作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的重点方向。
第一,理论框架存在局限性。不少文献多采用单一理论视角,如基于创新驱动发展理论或数字经济理论,探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定方面,一定程度上导致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多维复杂性的理解不足。现有理论框架往往未能充分整合宏观经济政策、社会文化背景、区域发展差异等多重因素,如部分研究提出了宏观政策协调的理论框架,但未充分考虑政策执行中的地区异质性和政策间的潜在冲突。还有部分研究在构建理论框架时未能重视全球价值链重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等国际形势对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此,未来的相关研究需要构建更为综合的理论框架,整合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全面分析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外因素。理论框架还应更具动态性和适应性,能够反映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非线性特征和复杂互动关系。此外,理论构建应充分考虑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阶段,以提高理论的解释力和适用性。
第二,数据和分析方法存在局限性。诸多研究主要依赖面板数据和截面数据,定量分析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状况,可能导致研究结果过度依赖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例如,有研究可能受限于数据的可获得性而无法涵盖更广泛的变量,或因数据的时间范围限制而无法捕捉长期趋势。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既有研究也显示出一定的局限性。不少研究采用的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虽能揭示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但往往难以揭示复杂的因果关系和动态变化。不少研究还使用了问卷调查方法,也有可能受到样本选择偏差和主观性的影响。因此,未来的相关研究应推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有机结合,以获得更全面的研究视角。研究设计应更加注重数据的来源多样性和质量控制,并在模型构建时考虑更多的潜在干扰因素。此外,采用先进的统计技术和机器学习方法(如结构方程模型、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机器学习算法等),可以更好地处理复杂的数据结构和挖掘深层次的因果关系。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学理支持。
第三,政策建议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不足。很多学者围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但通常面临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难题。一方面,部分政策建议缺乏对现实复杂性的充分考量,特别是忽视地区发展不平衡、资源分配不均、地方政府执行力度存在差异等实际问题,可能影响政策效果的发挥。另一方面,部分研究提出的政策建议过于宽泛,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利于政策在实际应用中落地。例如,关于加强创新驱动、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数字化水平等方面的建议,不少都缺乏具体的实施路径和评估机制。为了提高政策建议的可操作性和减少泛化,未来的相关研究需要更加注重实地调研与案例分析,深入了解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实际需求和特点,提出更加精准和差异化的政策建议。此外,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应加强合作,确保基于学术研究得出的政策建议与实际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紧密结合,提高政策的适应性和实效性,以更好地指导、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实践。
综上所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个意义重大且复杂多样的时代命题。经济学界需要立足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面临的现实问题,进一步优化理论框架,加强实证研究,推动跨学科研究,在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和政策创新方面做出更多的探索与努力,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学术支持和政策指导。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