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新质生产力引领江苏区域协调发展研讨会”在徐州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就新质生产力与区域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实践进路和政策取向等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为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新动能
江苏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刘西忠认为,以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需要以空间调整继续争取空间红利,通过区域空间重组释放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构性潜能。区域之间要加强合作,把行政区之间的内部张力转化为外部引力,实现集聚虹吸效应和辐射带动效应的高水平平衡,实现区域之间相互赋能、相互成就。以江苏推进市域现代化协同发展为例,要不断拓展优化空间格局,在江海河湖联动中激发市域现代化新动能,同步做好省外协同与省内协调、市际协同与市内协同,以各板块各区域的一体化发展推动整体发展。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区域协调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来源。江苏师范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执行院长沈正平谈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蕴含着区域协调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之要义。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优化新质生产力布局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可以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舞台。要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强化新质生产力赋能,形成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区域协调发展,要优化新型基础设施布局,优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优化教育科技人才布局,优化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制度设计。
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朱英明认为,未来产业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要夯实技术策源基础,以前瞻性技术创新应用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用硬科技赋能现代产业体系,为新质生产力的持续发展蓄力。持续优化创新生态,探索“科学家+企业家”的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发掘培育一批优势企业和相关研究机构,加速推进新技术新产品落地应用,梯次布局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集群,以新兴产业发展引领新质生产力形成。
新型城镇化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高国力分析了新质生产力与新型城镇化相互影响的机理并提出,重大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给城镇空间格局、就业结构、生活方式和城市治理等带来重大影响。进入城镇化发展的机制转换期,新质生产力发展能够以新产品、新服务、新基建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高质量的新型城镇化则可以实现人口、空间、制度的不断优化,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新的应用场景和驱动力。
持续建设完善体制机制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体制机制全面创新,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主阵地、打造区域创新高地的关键,实现新质生产力集群发展,提升区域创新能级。江苏省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程骅建议,要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构建支持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倡导与弘扬科学家精神,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强化顶尖科教平台与国家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平台的融合联动。切实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促进产业创新与科技创新高水平互动。进一步提升政府的专业服务水平,以专业化、市场化、法治化治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相关法规建设先行。江苏省区域发展研究会会长张颢瀚表示,江苏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方面坚持创新驱动和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基础研究、平台建设和技术攻关齐头并进,未来产业培养与绿色低碳发展相互促进,先进制造业与传统制造业同时推进产业链条化与集群性升级,并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适配机制。以低空经济与智能驾驶为例,进一步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突出法治,在制定实施低空经济发展基本战略构架与相关行动方案的基础上,加快制定完善有关法律法规,破除产业先行发展中遇到的障碍,推动应用场景开发,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和企业集聚,形成一体互联的技术链、产业链、管理链与运行链。
苏州大学东吴智库执行院长段进军认为,与生产力进步相联系的是科技创新,与生产关系变革相联系的是制度创新,而科技和制度的创新都离不开人文创新。在人文经济学视野下,新质生产力发展要回到“行动人”这个逻辑起点。坚持以人为本,通过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完善市场经济的法治环境和道德规范,把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落实到满足人的需求上,以充分调动人的创造性,塑造优质的文化生态环境,发展人文经济,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奠定人文基础。
会议由江苏省社科联、江苏师范大学、江苏省区域发展研究会联合举办,江苏师范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等单位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