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东北亚发展合作论坛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举行

2024-12-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查建国 陈炼)2024年11月15日,“发展合作:促进发展筹资”——2024年东北亚发展合作论坛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举行。

“发展合作:促进发展筹资”---2024年东北亚发展合作论坛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姜秀珍教授,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署国际合作司处长崔志飞,中国国际发展研究网络主席李小云教授(委托发言)、亚太经社理事会东亚及东北亚办事处副主任里卡多·梅西亚诺(Riccardo Mesiano)分别致辞。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发展合作研究院院长黄梅波教授主持开幕式。

  姜秀珍肯定了本论坛在解决与发展合作和筹资有关的关键问题方面的重要性,期待本论坛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背景下,东北亚国家共同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发展合作战略,动员资源解决发展中国家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智慧。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姜秀珍教授致辞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崔志飞认为,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金钥匙,而发展融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重要引擎。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署(CIDCA)专注于对外援助与国际发展合作,不断增加政府资源投入,包括援助资金、无息贷款和优惠贷款等,积极鼓励并支持多方参与、多方对接和多资源投入,多渠道动员发展资金,积极搭建融资合作平台,加强全球南方国家间的合作,坚定构建全球发展伙伴关系。与此同时也强调“授人以渔”,提升发展中国家动员发展融资支持的能力。

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署国际合作司处长崔志飞致辞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李小云的书面发言回顾了中国国际发展研究网络的主要成员、发展历程及近期活动,并表达了中国国际发展研究网络对本次论坛的大力支持。

  里卡多·梅西亚诺(Riccardo Mesiano)回顾总结了东北亚发展合作论坛十年的历程及成果,并讨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不平衡进展,以及解决阻碍发展的资金缺口的转型行动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创新融资解决方案和伙伴关系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性。

亚太经社理事会东亚及东北亚办事处副主任里卡多·梅西亚诺(Riccardo Mesiano)致辞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在主旨演讲中: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CIKD)副主任周太东强调了当前全球发展和筹资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他提出了目前发展筹资的不足和无效,存在的巨大的缺口和资金分配不当。他主张以系统的方式开展合作,改善治理,并对生产性部门进行有针对性的投资,以提高发展成果。最后提到了全球发展倡议等旨在调动资源和促进国家间合作的倡议。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发展合作研究院院长黄梅波教授主持开幕式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CIKD)副主任周太东作主旨演讲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发展合作促进发展融资

  分论坛一:主题为“发展合作促进发展融资”由俄罗斯科学院非洲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丹尼斯·德格特列夫(Denis Degterev)主持。联合国亚太经社会委员会宏观经济政策和融资发展司经济事务干事阿尔贝托·伊斯古特(AlbertoIs gut)介绍了全球第四次发展融资问题国际会议(FfD4)的筹备情况,强调了亚太经社会在会议筹备中的重要角色,还提到即将举行的亚太地区协商会议的目标和参与者,强调了各国在可持续发展融资方面的合作与努力。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徐秀丽对比了ODA与全球公共投资(GPI),提出了在不同收入国家中GPI的潜在结果场景,强调了全球公共投资在应对全球挑战中的重要性。东京大学日本国际发展协会副教授小木须隆代(Takayo Ogisu)和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日本国际发展协会教授山形达文(Tatsufumi Yamagata)对比了日本传统与新型的官方发展援助,指出日本在教育与可持续发展合作中的角色转变。他们强调了青年在国际发展合作中的重要性,并呼吁重新构想发展合作的框架,以促进全球知识共享和合作。

  韩国梨花女子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博士吴振焕(Oh Jinhwan)从人道主义援助的角度分析了韩国官方发展援助(ODA)的趋势与进展。他强调了通过风险知情型发展合作解决脆弱性问题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在气候适应、数字鸿沟和发展合作范式转变等方面的关键挑战。俄罗斯高级战略研究所研究员弗拉基米尔·巴特涅夫(Vladimir Bartenev)深入探讨了官方发展融资(ODA)在缓解对外直接投资(FDI)政治风险中的作用。他提出,尽管ODA的总量有所增加,但流向最不发达国家的资金却停滞不前。他分析了投资担保的有效性,并提出了发展担保的新倡议,强调了需要将ODA与投资担保整合,以更有效地应对政治风险。

  发展合作与气候变化

  分论坛二的主题是“发展合作与气候变化”,由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张传红主持。黄梅波深入剖析了全球气候融资的现状与困境,认为发达国家在履行气候融资责任上的不足。她提出了重塑发达国家气候融资责任的机制建议,强调了在适应与减缓之间的资金平衡问题,并呼吁加强多边气候基金的支持。日本国际发展协会原会长日本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教授山形达文(Tatsufumi Yamagata)介绍了日本在气候融资政策与合作方面的最新进展,认为日本在能源转型方面面临的挑战。他强调了日本在气候融资中的承诺,并提出了通过公共援助动员私人资金的策略,以支持气候适应和减缓。韩国纽约州立大学技术与社会系朴佳英(Gayoung Park)博士强调了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在推动绿色能源创新中的关键作用,认为技术发展的非线性特征和地方需求的重要性。她分析了在ODA背景下的项目挑战,提出了通过混合融资和风险缓解来提升项目的可持续性,并强调了创新在ODA结构中的重要性。

  国际发展合作的跨区域交流

  分论坛三:主题“国际发展合作的跨区域交流”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发展合作研究院博士唐毓璇主持。吉尔吉斯共和国外交部外交学院历史学教授、国际关系与法律系主任艾努尔·乔罗贝科娃(Ainur Dzhorobekova)介绍了吉尔吉斯共和国为中亚地区创建统一声音以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政策,强调了区域合作的重要性。她提到吉尔吉斯斯坦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进展,并呼吁通过经济一体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缅甸代表,经济社会发展中心执行董事,美利坚大学国际服务学院教授奥佐(Oo Zaw)对东南亚最不发达国家的发展融资进行了分析,指出该地区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他强调了基础设施、气候变化适应和医疗保健等领域的融资需求,并提出了中、美、东盟在促进金融发展方面的合作建议,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泰国代表木婉莹(Ngu Wah Win)博士分析了汇款在促进发展中的重要性,指出汇款是最不发达国家的重要生命线。她提出了利用汇款促进南南合作的建议,强调了汇款在家庭信用和投资教育、健康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闭幕式上,黄梅波表示,期待今后东北亚发展合作伙伴可以继续倾力国际发展合作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并在相互的学术分享和思想碰撞中,为推动全球及东亚、东北亚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会议由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东亚和东北亚办事处、中国国际发展研究网络、日本国际开发学会、韩国国际开发与合作协会与俄罗斯国际发展援助专家协会主办,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承办。

参加“发展合作:促进发展筹资”——2024年东北亚发展合作论坛专家校长合影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王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