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杰)12月20—22日,“多维视野下的新时代儿童文学理论与创作”研讨会在山东济南举办。
在新媒介环境中,儿童阅读习惯产生明显变化,儿童文学创作的内容与形式也发生改变。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黄发有表示,新时代儿童文学研究面临新课题,应进一步深化儿童文学研究,深入挖掘儿童文学的丰富内涵,考察儿童文学与社会变迁、教育环境、媒介格局的内在关联,关注儿童文学的创作趋势和市场需求,引导作家创作出更多符合儿童审美趣味和成长需要的优秀作品。同时,开展儿童文学推广传播,让更多儿童在感受文学力量的过程中成长为有情怀、有担当的人。
新时代中国儿童文学面向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题材更加丰富多彩。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驻会副会长楚三乐认为,中国儿童文学作家要不断拓展自我,超越自我,为儿童提供优质的文学食粮。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徐妍认为,新时代儿童文学致力于对中国儿童文学创作观念、方法、形式的自主性探索。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吴其南表示,当代中国儿童文学正在向具体、多维、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杜传坤表示,反思中国儿童图画书的原创观、图文观和童年观,发现其优势与短板,以新观念构建中国图画书美学,不仅是对图画书艺术边界的有益探索,也是对童年精神边界的拓展。
当前,儿童文学中书写童年记忆的作品日渐增多,为书写和表达“中国式童年”拓展了空间。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李学斌认为,从原创儿童文学现状来看,或“生活史”或“命运史”或“心灵史”的童年叙事,在生动体现百余年中国社会变迁不同阶段童年样态的同时,也清晰表现出原创儿童文学不断探索、寻求自我超越的审美轨迹。这些“童年史”叙事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原创儿童文学的创意表达与未来发展方向。
儿童文学作家、学者、批评家展开的对话式批评,赋予批评现场以现实的物理空间。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郑伟认为,儿童文学批评“在场性”的探讨,不能仅满足于对批评现场的发掘,还需对“在场性”问题做系统研究,尤其要将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在场性”特征进行比较、辨析,以实现儿童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
中国原创图画书如何“走出去”,成为儿童文学创作者和研究者面临的问题。杜传坤认为,在对图画书“原创性”的追问中,“传统”与“本土”成为两个关键词。“原创性”问题归根结底要回归到图画书自身的艺术创新上。原创图画书在讲述本土化故事时,应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汲取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会议由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主办,明天出版社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