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春节文化保护和传承

2024-12-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本报记者 张译心
  12月21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联合主办的春节文化论坛(2024)在京举行。论坛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春节文化保护与传承”为题,聚焦春节文化保护传承的理论、实践、传播及文化产品创新等展开深入研讨。
  发掘春节文化丰富意涵
  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从遣词造句到谋篇布局,申报材料处处可见细致考量。”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党委书记王晨阳举例,材料中的“传统新年”指明是由中国传统历法确定、区别于公历的新年。中国传统历法是基于对太阳和月亮运动的长期观测,通过编算制定并由国家颁布实施的时间制度。王晨阳表示,春节和中国传统历法之间的联系,体现出中国人对自然界和宇宙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突出代表和人类创造力的具体体现。申报材料不仅有力论证了春节是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与实践,还向世界系统讲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中国人民的卓越智慧。
  目前,我国共有44个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李晓松表示,春节申遗成功是我国非遗保护工作丰硕成果的缩影,是非遗保护成就得到国际社会充分肯定的体现。要以此次春节申遗成功为契机,进一步做好履约保护工作,奋力谱写新时代传统节日振兴和非遗保护新篇章。
  春节申遗成功之所以会引起巨大反响,主要因为春节是中国内涵最深厚、内容最丰富、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广泛的传统节日,同时也是最具有中华民族认同感与凝聚力的节日文化活动与文化精神标志。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冯骥才表示,春节既是确立文化自信、彰显中华文化独特魅力的名片,也是在全球化浪潮中凝聚人心、团结力量的文化方式。春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标志着它由民族节日扩展为人类性节日,这一伟大的中华文化遗产将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推动春节文化传播体系建设
  春节是中国人维系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文化认同的标志性文化事象。春节的内涵和其他节日相比独具特色,过年要穿新鞋、换新衣,家家要贴春联、年画,要祭祖、吃年夜饭,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种种习俗具有悠远的渊源和丰富的内涵。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刘魁立看来,这些习俗分别对应人的新生、生活环境的重建、社会关系的重构。当下,过年是对现代快节奏生活的调剂,是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休憩。春节既是对昨天的总结,也是对明天美好生活的畅想、期盼和筹划,能够使人民产生对于美好生活的热爱和依恋,是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情感寄托,带给人们无尽的欢乐和永恒的向往。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与民俗学系主任萧放认为,作为非遗的春节立足传统、面向未来,依托坚实的传统力量,在新时代具有更多样的表达语境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并通过传统礼仪、民间文艺、习俗活动、审美艺术等方式发挥增强各民族文化认同的积极作用。春节以各民族共享的特质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资源,通过节俗礼仪教化民众,使各族人民获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具象化体验,并作为国家民族重要的精神力量来源,以其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逐渐走向世界。
  在谈及如何用春节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时,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康震认为,首先要让外国朋友理解、认同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春节注重在长幼有序、广泛和谐的人际交流基础上,寻求整体的欢乐幸福。以春节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节日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即团圆和谐,呼吁人们关注家庭、亲人,守护“大家”。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强化人际纽带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要认真研究以春节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形态,扩大春节文化影响力,特别是加强其在全球华人中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推动春节文化积极融入全球华人所在国的社会文化。
  春节成功申遗不仅凸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更标志着中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同,也为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宝贵契机。中国日报社文教部主任李文莎提出,在对外传播春节文化时,要关注文化价值与习俗的共性与差异,平衡宏大主题与个体实践的关系,创新传播渠道与传播方式,关注春节相关的英文表达问题。
  探索春节文化的现代化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化是其传承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春节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不仅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也提出了春节如何适应现代化的问题。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俊华提出,广州作为中国现代化的前沿城市,融合了中原传统与岭南特色,通过“行花街”“送年桔”等独特习俗,对春节的现代化探索具有示范意义。广州的经验表明,春节可以在保持传统精髓的同时,积极融入现代生活,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独特的文化力量。
  当前,青少年对春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持积极态度。中国传媒大学非遗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杨红调研发现,青少年对春节文化的参与正经历转变,认知上从被动学习者变为主动发起者;情感上从“乡土弱联结”到“乡愁位移”,开始主动追寻和再造“年味”,在异乡与旅行中守护心中的乡愁;行为上对春节仪式感的追求从线下延伸到线上,同时又促发回归现实春节活动的现象。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丽提到,春节的多样性和地域特色是其文化核心,未来的保护实践必须尊重这一点。为应对春节文化同质化风险,我们需要在保护与创新、标准化与多样化之间找到平衡,构建一个包容性的框架,尊重并吸纳不同群体对春节的多样性解读和诉求。这样,春节才能在全球化时代保持活态魅力和重要价值。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蔡毅强(报纸) 齐泽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