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国文化发展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

——第十届中国文化发展论坛在湖北大学举行

2024-12-2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明海英 通讯员刘怀元)12月8日,第十届中国文化发展论坛在湖北大学举行。论坛以“文化传承创新与文化强国建设”为主题,旨在推进中国文化发展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贡献学术智慧。
  自觉承担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使命
  湖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志洪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在建设文化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必须继续推动文化繁荣,自觉承担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使命。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喻立平表示,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五千多年文明史,深刻认识“两个结合”的重要性。明确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的关键问题,以马克思主义激活传统文化基因,以现代科学揭示其内在价值,以中国式现代化助力其创新发展。充分发挥高校的优势与担当,为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为实现文化强国目标而不懈奋斗。
  湖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名誉院长江畅主持开幕式。
  增强文化自信 提升文化影响力
  主旨报告阶段,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荆楚文化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刘玉堂介绍,在湖北考察调研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云梦县博物馆进行视察,该馆创造了六个“第一”的独特中华文化资源,彰显出独特的文化魅力与深远的历史价值。他说,面对丰厚的文化积淀,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傅才武表示,中国现代化不仅是工业化、城市化、技术化和全球化的共性体现,更根植于农耕文明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文化底蕴,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强调对现代科技文化的包容与接纳。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特聘教授郑晓云表示,传承长江文化,提高公众认知,塑造当代国家文化符号,增强传播力,是提升中华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通过这些努力,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推广长江文化的精髓,从而在全球范围内提升中华文化的自信和影响力。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龙静云表示,作为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道德建设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与精神动力,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2035年文化强国目标、满足人民对美好精神生活需要、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韩美群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明性,强调了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刻分析的重要性,这关乎国家和民族的生命力与韧性。传统文化的自明性不仅是自然演进的结果,也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与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作用的产物。
  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副院长吴成国表示,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创新精神不仅是科技领域的宝贵财富,也是文创领域传承与创新的动力源泉。作为东汉时期的科学巨人,张衡在天文学、地震学、数学和机械制造等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其创新精神对新时代科学研究者具有重要的启示和价值,应被学习和传承。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黄柏权、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副院长徐瑾主持主旨报告。
  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敏在会议总结中表示,本次论坛围绕“文化传承创新与文化强国建设”的主题展开研讨,各位专家学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中华文明,深化了中国道路的学理研究。
  据悉,论坛由湖北大主办,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历史文化学院、哲学学院、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文化建设研究院共同承办。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齐泽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