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视域下的大众文化史研究

2024-12-2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新文化史肇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英国。1999年,西方新文化史的代表人物剑桥大学彼得·伯克来华介绍新文化史。此后,中国学界掀起西方新文化史研究热潮,从最初的介绍与肯定到审视与反思再到当下从新文化史视域阐释中国文化的嬗变,探寻其内在的规律及特质。作为新文化史研究的重要分支,大众文化史一改昔日重视上层社会精英文化的既有研究路径,开始关注下层民众日常生活和大众文化,由此产生诸多全新研究领域与方向。大众文化史研究的多元化,呼唤跨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多重融会,亦需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有效助力。

  多元化的大众文化史

  大众文化史既是新文化史的分支,又是社会史的重要研究方向。这主要源于二者皆以“底层大众与社会”为研究对象。大众文化史研究“目光向下”,重点关注民间书写,透过微观的史学镜头,瞩目于构成社会主体的芸芸大众的琐碎日常生活,研究者运用国家与社会、市民社会、区域社会、公共空间等理论范式,从社会结构、社会阶层、社会治理等层面,展开宏观、中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探索,衍生出传播文化史、酒文化史、茶文化史、戏剧文化史、公园文化史、消费文化史、街头文化史等新兴领域,这是对原有政治史、经济史、外交史、教育史、军事史、思想文化史等关注社会上层及精英研究的补充、完善与发展。历史学家许倬云认为:“历史不是少数精英的历史,也不是数场战役和几番革命就能够改写完成的。历史的意义其实更多的是在于大多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在于衣食住行,在于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大众文化史的研究内容涵盖了民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呈现多元化与复杂性的发展趋势。中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明显,大众文化习俗与生活方式千差万别,受到学者青睐。底层民众作为历史的“失语者”走进学者的研究视野,试图复原民众的日常文化生活,形成以区域性微观研究与专门性研究为主,辅以宏观研究的学术路径,辟出诸多新的研究方向,凸显大众文化史研究的多元化倾向。研究者以大众文化为切入点,对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等层面进行有别于传统的学术阐释,以多元化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实现微观与宏观的有效契合,从大众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与精神生活等方面,剖析大众文化活动内容与行为方式表象下的社会与政治内涵,在民居建筑文化史、消费文化空间变迁史、女性文化史、中西文化冲突下的大众宗教信仰史、微观视域下的茶馆文化史与袍哥文化史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大众文化史关注社会下层群体的日常生活,透过丰富多彩的民众文化生活,洞察其形成的历史动因、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关系、大众文化与国家权力之间的纠葛,探究大众文化的精神内涵,分析其折射的社会环境与社会关系。大众文化史研究关乎民众生存与生活诸多方面的深入阐释,需要研究者突破学科壁垒、融入多学科的知识结构,摆脱学科自身研究观念与维度的固化模式,大众文化史研究的复杂多元决定了其跨学科学术路径的必然选择。

  大众文化史的跨学科融合

  大众文化史既秉持求真务实的实证主义传统,又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豁达姿态,汲取国内外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理论与知识,希冀实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史学传承。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地被辟为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随着中国近代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城市人口数量大幅攀升,传统与现代交融下的城市大众休闲娱乐的内容、空间分布、传播方式与特点等成为大众文化史考察的对象。在当前全球化与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不同学科的学者聚焦大众文化史,通过现代传媒技术,节约沟通时间与交流成本,提高交流频次与效果,借助视觉效果强的PPT与视频,以思维导图和概念图等简洁明了的直观展现,开展跨学科小组讨论和项目合作,使不同学科间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互动,有助于大众文化史研究的开拓与提升。

  21世纪以来,大众文化史跨学科国际性学术会议、工作坊等形式多样的研讨会相继召开。上海、成都、武汉召开了首届、第二届与第三届城市文化史国际会议,来自美国、日本、中国的学者,围绕“戏剧、电影、文学与都市娱乐空间”“近代早期城市的经济生活与下层民众”“政治变动与城市文化变迁”“街头文化与公共政治”“娱乐的政治与重大历史事件”等主题展开热烈讨论。这些会议拓展了研究维度与研究方法,促进大众文化史与其他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融会贯通,既从史学视域条分缕析地勾勒出大众文化演变的历史脉络,又从其他学科的视角凝练大众文化的精神,描摹民众日常文化生活的诸多面相。为有效提升大众文化史的研究层次,致力于大众文化史研究的学者,应积极整合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促进历史学与人类学、社会学、建筑学、文学、医学、宗教学、传播学、信息学等跨学科的融合,加强学科间的协作与创新。同时,综合运用档案、民间文献、口述调查、碑刻、图片、视频、影像等不同种类的资料,使之相互借鉴、相得益彰,促进大众文化史研究不断走向深入,助力交叉学科的繁荣与深化。

  大数据、人工智能助力大众文化史研究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蓬勃兴起,改变了史学搜集、整理、利用资料的手段、解决问题的视域以及探究结果的形式。人工智能是一种模拟人类智能行为的计算机技术,涵盖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多个领域。这些技术能够从海量大众文化史数据中提取模式,为史学研究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通过扫描、拍照等方式,将汗牛充栋的纸质文献数字化,为数据分析提供支撑。运用文本挖掘、信息抽取等技术,从数字化文献中提取信息加以规范化处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涵盖文献、图像、地图的各种数据库,如中国基本古籍库、中国历史文献总库、中国历代石刻史料汇编、中国历代地方志、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大成故纸堆全文数据库、全国报刊索引、月旦知识库等。多元数据融合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革新大众文化史研究,为学者提供全新的研究工具,通过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人工智能技术,史学研究者能更为高效、便捷地挖掘和整理文献、数据,进行深度的时空剖析与建模,从中获取深刻见解。利用科学技术整合各种大众文化史资源,搭建跨学科合作交流平台,合理配置学科资源,解决学科间沟通壁垒,促成多学科知识的契合。跨机构、跨领域与跨区域协同合作,是实现跨学科交流研究的重要路径。目前,不同学科的学者集中讨论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文化史研究的关系,他们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对此展开思辨。事实上,利用计算机技术以及数字人文平台,大众文化史研究既能推进微观考察,又能展开宏观文化史研究。其中,ChatGPT作为一种先进的语言模型已被应用于历史书写与研究,给大众文化史研究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因而,受益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迭代更新,跨学科与大众文化史传统的沟通方式嵌入新式交流互鉴的方式,使跨学科与大众文化史研究达至水乳交融的契合度。

  当前,大众文化史研究呈方兴未艾之势。其研究内容的多元化、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入,使跨学科与大众文化史共生共融,推动了学科间的交流互鉴。也正因如此,大众文化史的研究领域、研究路径、叙事模式正悄然发生着变化,并不断推进自身研究的完善与发展。

  (作者系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郭飞(报纸) 张黎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