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刘越)12月19日,2024北京接诉即办改革论坛举办期间,多名国际嘉宾来到北京市残疾人服务示范中心(汇爱大厦)参观考察,详细了解中心儿童康复、艺术康复、公益服务等服务开展情况,并体验了“助盲帽”“字幕眼镜”等多款无障碍科技产品。
在成人康复区,北京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负责人唐占鑫讲述了她的故事,在德国硕士研究生毕业回国的前一天,她因车祸造成脊髓损伤,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重新回归社会生活的过程。为了帮助残疾人朋友少走弯路,2014年在北京残联的支持下,唐占鑫创办了这家机构。这里最大的特点是残疾人服务于残疾人,服务内容包括生活重建、心理重建和职业重建。2015年以来,在北京市残联的支持下,至今已有600多名残疾人参加了生活重建训练,经过1个月的训练,95%的残疾人最终实现了生活自理。
罗格斯大学助理教授安德莉娅·雷斯特雷波·米耶特表示:“我真的被这位年轻的女士(唐占鑫)打动了,她对他人有帮助,让自己的生活经历变得更有意义。这里在尝试打破残疾人之间的障碍,这真的很好。他们制作的手工艺品不仅很美,而且它还有额外的意义。”
“我认为这里是一座残障人士友好型城市。”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教授弗兰克·奥赫门表示,“在这里,最基本的理念是不会丢下任何人。这意味着没有人是无用的,而且这里在积极帮助残障人士融入社会。”
据悉,北京市残疾人服务示范中心(汇爱大厦)是由北京市残联精心打造的全国省级残疾人专业化、综合性程度最高的示范服务阵地,面积3.32万平方米,一共24层,是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对外接待展示窗口单位。中心的功能定位是“一阵地三中心一样板”,既是残疾人综合性服务阵地,又是专业化残疾人服务示范中心、助残服务项目孵化中心、残疾人服务专业人才培训中心和全国综合服务设施无障碍示范样板。两年多来,中心已累计服务残疾人超12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