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张清俐 通讯员 万合利)12月14-15日,第十六届黄河学高层论坛暨流域文明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河南开封举行。论坛主题为“流域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河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杨萌芽、中国科学院院士傅伯杰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苗长虹主持。
杨萌芽在致辞中表示,黄河文化与黄河文明是河南大学的重要研究内容,黄河文明中心围绕“黄河学”交叉学科建设,开展了系列科学研究、决策咨询和智库服务工作。面对全球性问题,亟需加强以大河流域为载体的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推进流域文明的可持续发展,黄河学高层论坛将为交流讨论这些重大问题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傅伯杰在致辞中表示,河南大学长期致力于黄河学和黄河文明研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体系,展现出卓越的学术研究能力,黄河学高层论坛也成为国内外学者探讨流域文明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他期待此次学术研讨为黄河流域乃至全球大河文明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中国地理学会也将继续全力支持“黄河学”及流域文明研究的深化研究。
主旨报告环节,傅伯杰,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发虎,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震中,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樊杰,武汉大学教授乐鹏,北京大学教授李国平,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曾刚,陕西师范大学教授侯甬坚,英国萨塞克斯大学荣休教授唐迈,英国洛桑试验站教授保罗·哈里斯,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邬建国,河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李庚香,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党委书记刘海旺,河南大学教授董冠鹏分别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黄河上游古老型人类探索和适应青藏高原研究、“多元”到“多元一体”——中华文明形成发展中的中原地位、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使命、地理信息服务研究进展与技术标准、创新驱动区域与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上海绿色创新发展之道及其对黄河流域城市的启示、黄河流域的历史磨难及其再生、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与包容性全球化、可持续农业与碳中和、流域生态文明与可持续科学、新时代黄河学构建、黄河文明溯源研究的新认知、气候变化影响探测——一个多尺度时空统计建模分析框架等为题作主旨报告。
分论坛研讨环节,专家学者们围绕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黄河文明发展演进与环境变迁、黄河文明形成与早期发展、黄河文化传承与发展等主题进行了学术交流。
论坛闭幕式由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卫东主持。苗长虹在总结中表示,本次论坛的举办有利于推动多学科研究的交叉融合,有利于形成“黄河学”交叉学科的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及知识体系,对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综合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本届论坛由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河南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南大学文学院、河南大学经济学院联合主办,支持单位为《河南大学学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