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不婚不育”论调是年轻人真实婚育意愿的反映吗

2024-12-1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近年来,网络上流传着“不婚不育(保平安)”的说法。这些情绪化的表达未必真实反映着年轻人真实的婚育意愿,但可能对年轻人的婚育意愿产生影响,需要引起重视。

  网络婚育论调并非年轻人婚育意愿如实写照

  网上“不婚不育”的论调并非年轻人真实婚育意愿的如实写照或反映,仅以网上的“婚育恐惧”或“婚育抗拒”言论来感知舆论气候,可能导致对实际情况的误解或误判。

  尽管我国的网民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普及率日渐提升,但“不婚不育”的讨论更多集中在微博、知乎、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上。然而,社交媒体用户的规模、构成与分布无法具备全面性和代表性,而且社交媒体用户具有圈层化的特点,因而网络浏览感知的“不婚不育”论调具有偏差和局限性,无法作为年轻人婚育意愿的反映指标。

  此外,社交媒体上的意见表达往往包含大量的噪音和干扰信息,制造婚育焦虑的言论背后不乏虚假信息、广告营销、恶意评论等。不同于传统媒体,网络表达往往是匿名发布的,观点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加之网络表达的去抑制性,使得网络言论往往具有强烈的情绪化色彩。而社交媒体平台通过话题标签聚集、算法推荐、媒介涵化等一系列机制,容易形成婚育话题的汇集与发酵,并在多轮情绪感染与共鸣后进一步扩散传播。 

  网络论调折射出的情绪与顾虑须重视

  网络热议的背后,恰恰反映出现今年轻人对婚育话题的关注,相关内容主题反映出当下年轻人对婚育权益与责任的思考和讨论,亲密关系、家庭关系、生育价值、生育风险、养育成本、社会支持、文化规训等都是关系着年轻人婚育意愿的考量因素。“不婚不育”的网络讨论中既有情绪的抒发,也有现实的顾虑,但需注意情绪的感染和焦虑的蔓延,更要警惕部分自媒体网红制造焦虑、流量变现。

  当社交媒体上“不婚不育”的言论不断发酵,那些与之近似的观点会倾向于更加大胆地表达,部分婚育意愿不确定的年轻人可能由于网络环境的压力而附和所谓“多数人”的意见,而那些持不同或相反婚育观点的年轻人则可能为了防止被孤立而选择沉默不发声。伴随着这样螺旋式的放大扩散过程,就可能形成“沉默的螺旋”效应,形成“不婚不育”论调的线上回音室。这些对婚育持消极态度的观念同质化群体在社交媒体上不断交互,容易造成恐婚恐育情绪的传染并加剧观点的极端化发展,并在社交媒体平台的算法推荐机制与人们的选择性信息接触机制结合下,进一步加深、泛化婚育恐惧的情绪。

  网络婚育言论的影响不容小觑

  尽管“不婚不育”的网络言论并非年轻人现实的婚育写照或真实的婚育意愿,但这些恐婚恐育甚至反婚反育的网络表达会影响公众舆论,进而形塑年轻人的婚育态度,并影响其婚育意愿。

  目前网络上的婚育信息并不均衡,很多言论强调婚育成本与风险,制造性别对立,强化婚育与职业发展、身心健康、自我价值实现等方面的矛盾冲突,淡化甚至忽略社会支持。长期浸润在这样的媒介信息环境中会产生“培养”效果,在不知不觉中强化年轻人对婚育的负面认知,进而造成对婚育的恐慌、排斥甚至厌恶。

  研究发现,由于社交媒体信息环境充满了切近性强、生动的个体经历陈述,比如“过来人”的建议、关于婚姻满意度和生育经验的分享、非理性的情绪宣泄等,哪怕偶然地长期和频繁接触这些负面的婚育信息,也能对婚育意愿产生强效应。对于婚育规划尚不明确的年轻人而言,在其缺乏明确态度和动机的状态下,如果频繁接触婚育相关的风险内容和负面信息,极易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形成负面的婚育态度,降低婚育意愿。而那些持有婚育意愿的年轻人也可能由于面对这些威胁的表述而受到误导,造成婚育忧虑乃至婚育恐惧,使其错失接纳专业信息和政策支持的良机,影响其婚育规划。

  网络婚育论调的应对与引导之道

  网上关于“不婚不育”的讨论热度不断攀升,成为造成婚育恐惧的来源之一,影响年轻人对婚育的认知和想象,继而产生防御性的婚育焦虑和恐惧,影响年轻人的婚育观念甚至婚育意愿,因此亟须重视和引导。

  一方面,需要对网络社交媒体上的错误信息与煽动性信息进行纠偏,减少“婚育威胁”信息,提升“婚育效能”信息,消解因未知的恐慌而引发的负面情绪,避免情绪感染甚至极化。

  另一方面,传统主流媒体应该提升其社交媒体的议程设置能力,以更加理性、均衡的讨论引导关于婚育的相关话题、内容,扩大婚育相关的积极信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覆盖面和传播面。大众传播媒体以及政府宣传部门还可以积极借助社交媒体平台设置正向议题,联合专业领域的意见领袖提供关于婚育的专业知识和信息,详细解读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支持措施,凸显“获得感”和“行动性”框架,塑造积极的媒介信息环境,强调婚育的价值和意义,消除年轻人对婚育的恐惧和抵触,为年轻人的婚育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参考。在理解尊重和满足年轻人对婚育信息强烈需求的同时,提供情感支持并注重媒介素养教育,提高人们辨别错误信息和主动核查的能力,避免被一些自媒体的煽动性信息误导。

  总而言之,网上“不婚不育”的论调与其说是年轻人婚育态度和意愿的写照,毋宁说是网络社交媒体平台汇聚并放大了关于婚育风险和威胁的情绪化表达。媒介信息环境会潜移默化地塑造人们的态度倾向、社会规范以及行为意愿。因而,应该利用传媒的力量营造婚育友好的舆论环境和文化氛围,凝聚婚育友好的社会共识和集体认同,培育积极的婚育观念,充分释放年轻人的婚育意愿。

  (作者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长聘副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李文珍(报纸) 张黎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