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为把握好、理解好、学习好这一重大部署,有必要弄明白因何提出、如何理解、从何着手三个层面的问题,确保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如期推进、顺利展开。
因何提出
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相适应,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是我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两者相互影响、互相作用。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与传统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必然无法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此,必须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其中就包括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会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这就从矛盾的对立面再次说明,切实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必须构建起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是我国研判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步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经过不懈努力,我国的高质量发展已取得系列实质性进展,但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动力问题是关键。受制于国内劳动力成本提升和资源环境约束增大,依靠资本、劳动、土地等传统要素大量投入而形成的传统生产力,难以支撑经济社会进一步转型。而科技创新、业态创新、组织创新等催生的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为此,必须打破一切束缚其发展的制度藩篱,构建有利于其发展壮大的体制机制,助力新质生产力快速成长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因地制宜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破局良策,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是我国应对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必然选择。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资源禀赋各不相同,经济体量、现有存量和发展模式各有区别,人文底蕴和社会环境也各有千秋,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不可能整齐划一。加之,差异化地区发展的历史选择,结构性矛盾的长期积累,加剧了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因此,各地难以套用同一模板、同一节奏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采用因地制宜、量体裁衣的灵活策略,进而实现新质生产力的全域拓展、有序壮大。为此,必须加快建立健全相应体制机制,让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制可依、有序可循。
如何理解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素系统革新是前提。首先,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不同地区科技创新的能力各有差异,需要健全相应体制机制,帮助各地区依据自身的资源条件、产业布局和市场趋势,制定具有地区特色的差异化科技创新战略,因地制宜促进科技创新要素的强化提升。其次,传统要素提质升级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不同地区传统要素的固有优势各有差别,需要健全相应体制机制,帮助各地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产业协同等方式,因地制宜促进传统要素优化升级。最后,以数据为代表的新型生产要素是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引擎,不同地区的要素发展水平各有区别,需要健全相应体制机制,帮助各地区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加强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空间布局规划、推动绿色产业发展等方式,加快培育新型生产要素。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技术系统革新是关键。首先,新质生产力的主要技术群变革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引领的新兴技术,不同地区主要技术群处在不同形成阶段,需要健全相应体制机制,帮助各地区选择性地发展和应用新技术,因地制宜促进主要技术群加快变革。其次,新质生产力的技术研发模式由跟随创新变为自主创新、由单维突破变为融合创新,不同地区研发模式转化的进程不同,需要健全相应体制机制,帮助各地区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进行差异化布局,因地制宜加快技术研发模式转型。最后,技术研发成果只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实现使用价值和创造价值,不同地区成果转化效率和方式不同,需要健全相应体制机制,帮助各地区根据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基础,聚合多元主体力量,因地制宜加快科技成果精准落地转化。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产业系统革新是核心。首先,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不同地区新兴产业发展的势头和构成情况各异,需要健全相应体制机制,帮助各地区依据资源禀赋和市场优势,聚合高端人才,吸引优质企业,因地制宜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其次,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兼顾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同地区的支柱产业各不相同,需要健全相应体制机制,帮助各地区依据当地实际和产业生命周期,因地制宜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最后,发展新质生产力所对应的产业区域布局和城乡布局将朝着更加协调的方向调整,需要健全相应体制机制,帮助各地区全盘考量、科学规划,因地制宜促进产业布局全面优化。
从何着手
加强组织领导,优化顶层设计。落实好因地制宜的方针,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必须增强组织领导力量,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形成科学领导架构和系统组织安排,加快“1+N”的制度体系建设。其中,“1”是主干,是整个体制机制构成的核心制度,应当最能反映新质生产力的创新特点和先进生产力本质。“N”是各种具体制度,各有侧重又互为补充,包括要素因地制宜组合机制、技术因地制宜创新机制、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机制、人才因地制宜培养机制等。同时,应考虑不同地区的实际需要和多元主体的参与需要,多维度、多线路进行制度创新,最终构建起层次分明又浑然一体的制度体系。
突出创新引领,筑牢体制根基。体制机制是为具体实践服务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创新,相应体制机制的根基也在创新。为此,要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以体制机制创新服务科技创新,最终实现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彻底释放创新活力,全面激发发展动能。具体而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结合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根据不同地区科技创新水平,建立健全贴合实际、各有侧重的特色化科技创新体制,推动企业、产业以及业态等层面的联动创新,切实构筑有利于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积极营造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
把握先立后破,促进机制协同。探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必须把握先立后破的原则,建立起平稳连贯、有机衔接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制度间的协同度与融合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各地区在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着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同时,也要同步推进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为此,必须建立好促进新旧产业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确保发展的平稳性和连贯性,避免急于求成或“一刀切”的简单做法。另一方面,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本身就是一体多维、关系交错的制度体系,只有把握好先立后破的原则,全盘考量、统一部署,有步骤、有计划地安排各个具体机制的革新与推进,才能在实际工作中避免不同机制相互冲突或抵消。
深化地区联动,形成推进合力。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将赋予各地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一定的自由度,能够充分调动不同地区和多元主体的积极性。各地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既有个性,也有共性。因此,在健全体制机制的具体安排中,要加强交流与合作,避免单打独斗。建立地区间定期沟通机制,打造区域信息共享平台,学习交流经验做法,研究解决共性问题。同时,构建区域协作互惠机制,畅通要素跨区域流动渠道,整合聚集优势资源,加快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作者系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