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刘长宽)12月14日,2024年中国现象学教育学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主题为“认知革命与未来教育”。
首都师范大学燕京人文讲席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现象学教育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陈嘉映认为,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应重新思考“人”“教育”等基本概念,注重个别化教学和诗性教育。苏州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金生鈜提出,教材可看作一种脚本,学习是人对此脚本的改写,是人与世界的遭遇。面对人工智能对人类心智成长的挑战,他认为教育应使人保持并增强对世界万物的感受力。
现象学教育学为理解教育的发生提供了新思路。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普通教育学讲席教授马尔特·布因克曼(Malte Brinkmann)表示,具身认知理论有助于消解身心二元论,但要警惕该理论忽视负面和失败教育经历、追求竞争而忽略道德养成等局限。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肖绍明认为,劳动现象学面向劳动本身,出于劳动的教育艺术着力揭示劳动的世俗性与大众性,遵从实践价值而促进每个人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现象学教育学研究共同体不断壮大。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王卫华建议,加强对现象学教育学自身及其与传统教育学关系的研究。他表示,基于现象学的教育学研究致力在平淡中发现惊奇、于熟悉中发现陌生。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叶晓玲认为,现象学教育学研究以教育学为基本立场,追求用现象学的态度思考教育问题,现象学教育学研习者需不断阅读现象学经典著述。
论坛由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主办,首都师范大学现象学教育学研究中心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