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中国自主翻译话语体系

2024-12-1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对中国翻译话语内涵的认识,决定了文献整理的范围和中国自主翻译话语体系的建构。自1840年尤其是19世纪末开始的“百年翻译运动”,在各种图书、期刊、报纸等媒介中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有关翻译问题的陈述。中国翻译研究界对此进行了不懈的文献整理和理论探索,致力于建构中国自主翻译话语体系。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翻译话语的文献整理和研究,建构中国自主翻译话语体系,本文提出以下原则和方法,供学界讨论和批评。

  一是深化对中国翻译话语多元化内涵的认识。对中国翻译话语的本质需要再思考,不能仅将它视为一种单一的学科话语,而应同时兼顾思想和文化意义,将它视为一种文化话语。单一学科视角下的中国翻译话语研究固然不可或缺,但它讨论问题的焦点多局限于翻译方法、翻译策略、翻译规范等翻译本体层面。显然,中国翻译话语在陈述如何翻译等问题的同时,也蕴含着对自我与他者、政治与文学、传统与现代等一系列困扰包括中国人在内的整个人类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的认识和主张,这成为反映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一面历史之镜。通过对中国翻译话语的考察,可以从一个侧面理解和把握中国社会、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主脉。基于这一认识,中国翻译话语就有了显形和隐形之别。前者直接讨论翻译问题,多属于学科话语;后者则并非直接讨论翻译问题,但对于一个时期理解翻译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隐形翻译话语对于揭示人类文明互鉴、中国社会转型发展和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是把握好中国翻译话语的三个资源。中国翻译话语的三个资源是“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一直以来,中国翻译话语研究倾向于从我国翻译话语的历史遗产中披沙沥金,并借鉴国外翻译理论,对传统译论进行现代性转化。扎根本来、借鉴外来,这是中国翻译话语研究的必由之路。在此背景下,我们要注重对马克思主义资源的借鉴。自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文学运动以来,我们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翻译话语,它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中国化的成果。在当前对于中国翻译话语的思考中,这一部分资源亟待进行全面整理和系统研究,尤其是从学理层面阐发它与中国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与此同时,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之于中国翻译话语研究的意涵,认识到除了文学翻译,构成中国“百年翻译运动”主潮的很大一部分实际上是来自对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译介。因此,我们对中国翻译话语的讨论应将眼光转移到非文学翻译实践上面,整理由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翻译衍生出的翻译话语,重新描绘完整的中国翻译话语的多元版图。

  三是融合大数据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在传统质性研究的基础上,大数据方法可以给中国翻译话语文献整理和研究提供有力支撑。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数据库(语料库)的建设问题。相比于传统的纸质印刷物保存文献整理成果这种形式,数据库(语料库)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容纳海量数据,不用担心存储规模上存在瓶颈,同时可以对数据进行实时更新。由于数据的结构化特点,它具有较高的可延展性和高度的可再利用性。

  中国翻译话语数据库包括文献数据管理、文献检索、语料库检索、概念术语检索、数据分析挖掘和数据可视化等主要功能。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文献主要来自两种文本类型:一是再生数字化文本,主要通过将纸质文本扫描和进一步加工而实现数字化;二是原生数字化文本,主要从网络公开数据中自动获取。两类文本经过一系列处理和转化,形成了结构化数据,便于利用相关工具对以下方面展开大数据分析。

  (1)中国翻译话语发展演变研究。抽取中国翻译话语的元数据信息,利用R统计语言等文本分析工具对历史长时段中的翻译话语在主体、关键词、发表时间、地点、媒介、语种等变量方面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回归分析挖掘变量之间隐藏的历史显著性关联。同时,利用数据库的时间切片,展示历史长时段翻译话语在主体、内容和形式等维度的演变,勾画中国翻译话语的发展史。通过考察大规模语料中翻译话语的词频、关键词、词簇、搭配词和索引行等方面,识别翻译话语的语义型式和话语结构,使用“用法波动分析”的方法,揭示历史中特定翻译话语结构在语义方面的起伏变化,从而有利于更为直观和科学地描述翻译话语的历史变迁,探索其背后的动因,提升中国翻译话语研究的实证性。

  (2)中国翻译话语概念与术语研究。利用数据库(语料库)提供的关键词和知识图谱等定量分析工具,提炼中国翻译话语的概念与术语,展示这些概念与术语在历史长时段中的语义演变,尤其关注那些恒常不变的概念与术语,以及那些随着历史演化而发生起伏变化的概念与术语。通过进入这些话语表述所在的具体文本语境和历史文化语境,在显形翻译话语和隐形翻译话语构成的文本网络之中,考察这些概念与术语语义上的扩增、缩减、变化、消失等现象,深入探索中国翻译话语的概念与术语和时代语境之间的密切关系。

  (3)中国翻译话语主体研究。利用数据库的著者字段进行检索和可视化,可以展示哪些个人或群体在生产翻译话语方面积极主动。通过检索著者出现的次数,可以勾画出翻译话语主体在时间中的活动轨迹,从而有助于理解其翻译话语生成的具体社会、历史和文化语境。

  (4)中国翻译话语内容分析。利用数据库(语料库)工具,通过对高频词、关键词、搭配和突出的话语型式的统计分析,结合宏观的社会历史批评,揭示中国翻译话语在表述内容方面所体现的社会和文化特征,然后考察这一翻译话语是如何逐步形成的。

  (5)中国翻译话语比较研究。利用数据库对中国翻译话语展开地域、时间、语种等多个维度的比较。多维比较有助于深入把握中国翻译话语的本体特征和文化内涵。同时,数据库(语料库)还可以促进中国翻译话语文献汇编、中国翻译话语教材编写、中国翻译理论教学和中国译学史编纂等方面的发展。此外,中国翻译话语数据库(语料库)还可以给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思想史等研究领域提供文献参考。

  大数据时代对中国翻译话语文献整理和研究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我们只有在更为宏阔的视野下充分认识到翻译话语的学科价值、思想价值和文化意义,扩大文献整理的范围,充分利用数据库(语料库)等大数据方法的优势,建设中国翻译话语数字基础设施,系统而科学地阐发中国翻译话语在思想体系、范畴体系、概念和术语体系、实践体系与方法体系等方面的内涵,才能建构中国自主翻译话语体系。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共产党重要文献中的隐形翻译话语研究”(20BYY028)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科学研究院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崔晋(报纸) 张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