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北省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系列活动举行

2024-12-0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2024年河北省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系列活动于11月21日至12月1日在河北师范大学举行。

  本次活动以“线上直播+线下磨课”的形式共举办了8场集体备课会,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课程展开。每场包括“名师引领”“青椒练兵”“专家磨课”三个环节,旨在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水平和质量。
  据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负责人李素霞教授介绍,希望通过此次集体备课活动的示范讲授与专家指导,助力河北省高校思政课教学高质量发展,有效提升河北省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河北省德育中心主任蔡杭州说,作为一名合格的思政课教师,我们要有工匠精神,要与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灵共舞,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优秀思政课教师。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张广兴教授表示,讲好思政课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努力补齐思政课教师的“五大短板”,提高授课水平。
  在“名师引领”环节,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先春教授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价”与“讲好思政课的要求”阐述了如何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他看来,思政课教师要注重政治的高度、理论的深度、知识的广度、情感的温度、国情的厚度、方法的适度、表达的力度、驾驭的程度、同频共振的程度,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宏政教授围绕“提升思政课实践能力”“改进思政课教学方法”两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做有情怀、有思想的思政课教师,并提出要将“以事感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三种范式融入到思政课的教学过程当中。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教授以“扭住教师能力素质这个最大变量,讲好概论课”为主题,提出要从教学结构定位最大变量、从教情分析认识最大变量、从教学效果感受最大变量、从教师主体理解最大变量、从教学改革调节最大变量五个环节提升思政课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艾四林教授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围绕如何讲好道理、真正理解讲好道理的深刻内涵、怎么讲好道理三个方面进行交流分享。他介绍,讲道理要遵循讲理的逻辑,即真学真知真信真行。他强调,真理、情理、伦理的统一,哲理与学理的统一,原理与事理的统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讲深、讲透、讲活。
  华南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陈金龙教授围绕“精心选择教学内容”“拓展深化教学内容”“合理设置教学环节”“注意思政课的特点”“避免常识性错误”五个方面阐述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五个问题。他介绍,教学内容是思政课教学的关键,要注意实现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提高知识教学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主任侯惠勤教授从2024版教材修订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关键是悟透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搞好教学目的是培养胸怀天下的社会主义“时代新人”三方面对《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的规范教学给出了指导性原则和努力方向。
  来自河北省高校的20位青年思政课教师在“青椒练兵”环节进行教学展示。“专家磨课”环节,出席现场的28位专家对本场的教学展示进行点评与建议,肯定了青年教师的教学功底与精彩表现,同时也在凝练选题、内容设计、方法选取、理论深度、联系实际、问题导向、打造“金课”等方面提出了中肯且实用的建议。 
  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2024年集体备课会贯彻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精神,对于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锻造思政课“金课”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活动由河北省委教育工委、河北省教育厅指导,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主办,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河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工程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办。
  主办方供稿/河北师范大学 张彩云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王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