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5—6日,中央社会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对社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社会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幸福安康。新时代社会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以增进人民福祉为目标,服务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以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新时代社会工作要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社会工作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恢复重建,到社会工作实务和职业化探索,始终是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发展壮大的。2006年,中共中央在《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规划正式纳入国家顶层设计;201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必须重视和培养社会工作人才在内的六类重点人才;2011年和2012年,多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教育、培训、评价、使用、激励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在党的领导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已近百万人,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超2万多个,在基层服务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社会工作系统谋划、顶层设计,把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作为新时代社会工作的重要内容,社会工作的体制机制初步建立,为我国社会工作从分散化、碎片化向一体化、综合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我国正处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社会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任务。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更高,思想认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更加多元,给社会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互联网和新技术普及应用,社会交往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的转变,给社会工作提出新的要求;特别是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大量涌现,给社会工作提出新的课题。新时代社会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紧紧依靠党在引导、协调、动员等方面的组织优势,将“助人自助”专业理念与党的“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相结合,创新社会参与、协调社会利益、防范社会风险、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等领域的服务实践,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以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之治”。
新时代社会工作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能够创造出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这两大奇迹,关键在于党和政府得到了全体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党的正确主张能够转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新时代社会工作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不仅是传达党和国家在扶贫济困、养老助残、救灾救助等方面的关怀性工作,更是增进群众感情、精准提供服务、团结集聚民力的群众性工作,也是由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广大志愿者共同实施的社会工作。这就拓展了社会工作的服务内涵,既反映了新时代社会工作角色的变化,也反映了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对于社会工作与群众工作相结合的客观需要。
新时代社会工作要坚定不移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党的群众路线,发挥社会工作贴近民众民心的工作优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加强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志愿者的通力协作,研究把握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学习、消化、吸收本土实践模式。社会工作者应在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躬身实践中,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力,积极探索解决应对基层挑战、抵御基层风险、克服基层阻力、解决基层矛盾的工作策略,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久久为功,办成一批让党放心、让群众安心的实事,使中国式现代化拥有最可靠、最深厚、最持久的社会基础。
新时代社会工作要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决定组建中央社会工作部作为党中央职能部门,这是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赋予了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新的使命。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社会工作实践由于缺乏本土概念和自主知识体系的支撑,还停留在对西方主流的个体主义实践模式的借鉴模仿上。新时代社会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社会工作基本原理同党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相结合,以增进人民福祉为目标,在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实践中展现新时代社会工作的新担当新作为。
一是以本土实践经验为“土壤”,加快建构中国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体系。中国社会在长期实践中探索出了丰富多样的本土服务理念与方法,“仁、义、礼、智、信”“守望相助”等传统文化观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对于解决当前社会问题和满足人民需要仍发挥着实效,其基本元素和理念有着广泛现实基础;当代坚持群众路线的“枫桥经验”、以人民为中心的“千万工程”,其工作架构、制度设计和方法是本土社会工作实践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国式社会工作”的基础支撑和知识来源,需要依托优秀的本土文化实现社会工作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为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提供理论支持。
二是深化社会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新时代社会工作要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带来的新形势、新趋势,促进社会工作的职能、教育、人才一体谋划、一体发展;完善国家主导、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模式,建立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志愿者优势互补的协同机制;建立健全社会工作政策支持体系,多渠道增加财力和项目支持,促进基层社工站提质增效;优化社会工作学科专业和教育结构,制度化推进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的专业培训体系,夯实基层治理的人才基础。
三是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进一步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新时代社会工作要积极投入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协调解决各种基层矛盾和社会利益冲突,特别是要创新“两企三新”社会工作方法与服务内涵,凝聚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兴力量,将新就业群体培育为公益服务和社会服务的提供者、基层社会治理的参与者,加快塑造素质优良、结构优化、运行高效的现代化社会工作服务体系。
(作者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