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陆航 实习记者 刘婧萱)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100多年来的历史主题。11月30日,由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主办的“延安时期中国式现代化探索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举行。与会学者聚焦如何阐释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围绕“延安精神的传承动力与时代价值研究”“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的理论探索研究”“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实践探索研究”“延安时期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研究”四个主题,进一步弘扬延安精神,为当下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智慧。
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历尽艰难。回顾这一波澜壮阔的历程,对于今天人们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进而拓展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视野,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任小龙在致辞中介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办学历程中积淀形成了深厚的红色基因,学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将红色基因融入育人全过程,充分利用在延安精神、延安时期革命史等领域的学术底蕴,助力相关研究取得新突破,让延安精神不断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搭建一个多方共建、共享的交流平台,共同推动‘延安精神与延安时期中国式现代化’研究取得新的突破。”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鲜明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新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是给养这一文化底蕴的重要构成。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梁宏贤作了题为“牢记殷殷嘱托 弘扬延安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汇聚强大精神动力”的主旨报告。他认为,延安精神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要从延安精神中汲取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精神力量,把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作为我们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立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中国共产党人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党推进现代化建设成败得失的根本标准。西北大学延安精神与党的建设研究院院长、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梁星亮带来题为“中国共产党的延安道路”的主旨报告。他从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全盛时期”,审时度势、趁势而为的历史必由之路,思想引领、理论奠基的创新创造之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管党治党之路,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的为民执政之路,独立自主、坚守信仰的砥砺奋进之路等方面阐述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路。
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历史上,只有中国共产党人才能把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化为科学的实践,并结出丰硕的成果;在当下和未来,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在思想上给中国人民指明现代化建设的前途远景,在政治上明确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步骤、路线、方针、政策,在组织上将亿万人民组织成强大的建设力量。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刘学侠以“延安时期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经验启示”为题作分享。他表示,延安时期加强党的建设作出了有力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对当前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国式现代化有重要意义。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黄正林从整体史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视野出发,围绕“关于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历史分期问题”作主旨报告,对抗日战争各个阶段最主要的特点进行分析。
中国式现代化得以形塑的深层基因密码是文化。立足文化底蕴探寻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指引,有助于从精神观念确立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其他现代化的关键标识,以发展新业绩续写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伟大历史。在当天的主报告环节,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玲、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王大学,延安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崔海亮分别以“海外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形象研究及启示”“黄河在延安时期水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初探”“延安精神形成的文化因素探析”为题带来精彩报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徐礼平、副教授晏波分别围绕“延安时期党的科技思想的价值维度”“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过程研究”分析了自己的研究和思考。
当天下午,各高校研究生代表参与了研究生分论坛的研讨活动。大家一致认为,延安时期是中国式现代化探索与实践的重要历史阶段,对延安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进行深入剖析,为理解延安时期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打开了新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