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志愿服务:从社区参与到社区福祉

2024-11-2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推动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志愿服务是党的社会工作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并发挥重要的功能。社区是志愿服务施展的重要场域,社区志愿服务发展体现了从社区参与到社区福祉实现的过程。
  社区作为志愿服务的主要阵地
  志愿服务涵括了从个人、邻里、社区到社会的不同内容,有着不同范围的参与。其中,社区是最主要的阵地。我国志愿服务从一开始就与国家、社会发展战略紧密相连,社区是我国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从国家政策的落实到社会活力的激发,社区都起着极为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社区是人们的生活家园,美好生活是人民群众的向往和追求。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志愿服务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体现了人们对周边生活和社会的关注。社区是各类不同群体居住的空间,尤其是中低收入社区中的困难群体,需要社会的关怀与帮助。从身边做起,是社区志愿服务的基本原则,志愿服务体现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是一种美德。反过来,志愿服务对于促进个人发展也有帮助,通过志愿服务可以学习服务的相关技巧、习得社会交往的能力,提升各方面的技能。
  社区是我国社会服务的基本单元,是国家民生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国深化改革的一部分,通过各类公共服务的落实来实现该目标。但是,基本公共服务难以覆盖所有群体,而需要通过公益慈善等第三次分配的力量来补足。志愿服务对社会资源积累有所帮助,通过各类社区自组织的发展和志愿服务的注入,丰富社区公共服务的内容。同时,社区发展过程中也会面临各类问题,如老旧设施破败、社区公共环境脏乱等。通过社区中不同志愿服务队的关注,也能够起到改善的作用。
  社区参与和社区赋能:
  社区志愿服务的关键维度
  志愿服务是社会活力的体现,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能够使社会从联结走向团结,形成较和谐的关系。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社区居民等能够团结在一起,参与到社区各类公共事务中。社区参与是志愿服务的关键渠道,以志愿服务推动参与,以参与提升志愿者的能力,为个体和社区进一步赋能。
  志愿服务参与社区事务的不同程度类似于谢里·安斯坦(Sherry Arnstein)提出的公民参与的阶梯模型,从被动的操纵到主动的参与,从较弱的参与到积极主动的参与。现阶段,随着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在人口异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城乡社区,居民的社区参与感越发弱化,志愿服务的参与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最低参与程度的志愿服务主要是各类行政安排的具体事务或简单的志愿服务,志愿者以完成具体的事务为主,难以有较高的参与度。往上提升一个层级则是适度参与,尤其与社区居民自身利益相关的参与,如社区的亲子志愿服务、中小学生参与的相关志愿服务、社区物业志愿服务等。最高层次的是实质性参与,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问题的解决中来,实质性地参与社区公共事务。不同层次的社区志愿服务对社区认同感的形成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更高层次的志愿服务参与不仅有助于打造公共性更强的社区,也能营造一个更好的社区志愿氛围。
  在不同的城市中,城乡社区希望提升志愿服务的参与层次,以志愿服务营造社区共同体氛围。如厦门市探索党建引领治理“近邻”模式,其中志愿服务则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前往厦门市思明区莲前街道瑞景社区调研,该社区在2021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活动中被推选为“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其主要做法是成立党员志愿服务先锋队,把社区党委成员、各支志愿服务队队长、辖区共建单位负责人等作为主体纳入工作站成员之中,形成了由社区党委牵头、辖区单位积极参与、居民群众自愿加入的良好志愿服务氛围,组建志愿服务队及推选出一批讲政治、顾大局、讲奉献、善治理的“善治先锋”志愿服务人才队伍。同时,注重与网格服务相结合,这些人才队伍通过志愿者参与到网格化治理中。
  为了进一步推动社区志愿服务,必须对社区进行赋能。从志愿者作为服务主体来看,需要在培训和督导等各方面提供更多的机会,以提升志愿者的能力,提高志愿服务的水平。从社区志愿服务队来看,如何提高社区志愿服务的项目化和常态化水平,推动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是需要重视的。这就需要对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社会工作者、志愿服务队的骨干等提供更多的培训和督导。从社区志愿服务组织来看,形成完善的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的治理结构、提高志愿服务组织水平,是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更高要求。从社区层面来看,不同的志愿者、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组织与社区居委会、街道办事处等组织之间形成一个志愿服务网络,以社区需要、解决社区问题为出发点,形成系统化、层次化的服务体系,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依托。在中央社会工作部及各省、区、市党委社会工作部成立的背景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地市等成立了社会工作学院、志愿者学院等相关平台,对志愿服务的平台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社区志愿服务的赋能也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社区福祉:
  社区志愿服务的落脚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福祉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社区志愿服务的根本落脚点则在于以社区为载体,增进人民福祉在社区层面上体现为社区福祉。
  从概念上讲,福祉强调“活得更好”的过程,不仅仅是福利的输送。福祉是动态的过程,社区福祉强调社区的动员与赋能,在社区以及通过社区来完成社会服务的输送,并且提升服务使用者的生活质量。
  首先,社区志愿服务必须基于及时回应人民的需要。在社区居民需求侧方面,如何回应群众(尤其特殊群体)需求及最现实、最迫切、最关心的问题,做到“你有呼我有应”?首先就必须了解群众有什么需要,对社区居民需要的了解是社区志愿服务的第一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以应对老龄化、少子化为重点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社区是志愿服务供给的场域,通过社区志愿服务满足“一老一小”的需要,尤其是特殊人群的基本需要,是首先需要考虑的。精准服务基于志愿服务模式,如厦门市思明区瑞景社区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社区10个网格,采取“群众点单—站点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服务模式,为群众提供精准需求服务及“定制化”服务,为社区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理发,为快递从业者、网约车司机、环卫工人等提供“饮水休息、取暖纳凉、手机充电”等免费服务。厦门市思明区滨海街道推出了“小区移动厨房,家庭近邻助老”社区志愿服务项目,解决了辖区内400多个社区孤寡老人的就餐问题,也反映了社区志愿服务需要侧与供给侧的匹配。
  其次,通过社区参与来完成服务设计,注重全过程服务。需要的满足与服务设计的逻辑应该项目化、常态化、专业化。社区志愿服务不是个体化的服务,而是不同社会群体在服务上的需要与供给的匹配。在社区中,初老服务老老、青少年服务老年人是典型的做法,体现了不同群体以及代际之间的互助。广州市、南京市、上海市等公益时间银行的做法,体现了代际互助的理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通过社区志愿服务平台,实现不同群体之间服务需要和服务供给之间的适配。
  最后,社区志愿服务需要注重评估,而最重要的落脚点在于社区福祉。志愿服务不仅强调个人的福祉和福利的提升,而且强调社区层面的福祉提升。社区福祉是社区整体美好生活的构建,是社区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的幸福感的提升。志愿服务的成效包括结果成效以及过程成效。结果成效强调对于不同群体需要的满足程度,对于社区志愿服务来说,服务过程中面临不同群体,尤其是特殊困难群体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社区的公共问题是否得到解决。而从过程成效来说,社区关系是否更趋于和睦十分重要,志愿服务相对较为浓厚的社区,也是更加趋向于人民安居乐业的社区,更加具有人情味的社区。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社会工作服务第三方评估及其外溢性研究”(21BSH127)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王亮(报纸)王晏清(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