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预防和消解青少年自伤行为

2024-11-2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非自杀性自我伤害,简称“自伤”,指个体在没有自杀意图的前提下故意伤害自己的身体组织,并造成轻度或中度躯体损伤的行为障碍。虽然自伤很早就被学界关注,但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若干行为障碍或情绪障碍的症状、副现象或衍生品,直到《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出版,才将其作为独立的新型障碍。国内自2017年起对自伤的研究成果逐渐增多,表明国内学者逐渐重视个体的自伤心理病理现象。

  自伤的发生现状不容忽视,亟待开展相应的防治工作。基于2010年至2020年期间国内文献的元分析,俞国良团队发现初中、高中、大学学生的自伤行为检出率依次为22%、22.8%、16.2%。基于2000年至2022年期间国内外的中国样本研究,陈润森团队发现我国学生群体自伤行为的终生患病率为24.7%,其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学生的自伤终生患病率依次为29.3%、25.3%、32.8%、21.2%。而且,青少年初次自伤年龄集中在 11岁至13 岁,青少年成为自伤行为的高发人群。在校生较高的自伤发生率尤其是青少年高自伤史比例,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精神卫生防治工作带来了较大压力。

  当谈论自伤时,人们不可避免地会思考自伤与自杀障碍、自伤与抑郁症的关系。自伤对自己身体的生理性伤害是直接的,容易引发潜在的生理安全风险问题。尽管自伤存在显而易见的负面影响,但从心理健康维护和心理问题的防治角度看,自伤具有积极和消极双重效应。自伤的消极效应集中体现在自伤与自杀障碍的关系上。比较广为接受的观点是,自伤行为会明显增加个体自杀风险,因而成为自杀的风险因素之一,是自杀意图有力的预测指标。自伤的积极效应指自伤个体至少当前境况不具有自杀意念、自杀计划或行动等重大负性后果发生的可能,而且个体具有脱离当前情绪困境的强烈动机。自伤是个体自我为挣脱当前困境主动采取、尝试的一种手段,也可能是多种问题解决选择中个体意义上较有效果的措施。可见,自伤是一种自我积极发展的线索,成为个体竭力回归自我成长正常路径的外化。这种积极因素透露出此时正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宝贵机会和可能,呼唤心理问题恶化阻断的外在力量的及时介入。

  自伤与抑郁症的关系比较复杂。自伤与抑郁症的在校生检出率呈现出相似的发展趋势,均随初中、高中、大学等学段升高呈现倒U型,高中学段是两类障碍的发生高峰。一种观点认为,抑郁会导致自伤,即抑郁症个体持续呈现抑郁心境,长期的负性情绪促使个体寻求可能的解决方法,自伤可能成为若干措施中的一种选择。根据自伤的经验回避模型,某些个体的自伤尝试确实短期解决了当前困扰,实现了从负性体验中解脱;或如情绪级联模型所述,自伤削弱了抑郁症个体反刍思维与消极情绪之间的联系。对于部分抑郁症个体来说,自伤是积极反馈循环的结果,成为后续类似情境的最佳选择。调查显示,青少年抑郁症群体的自伤行为史、抑郁症患病期的自伤检出率均很高,抑郁能够显著预测后续的自伤行为。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伤会恶化抑郁症,即自伤可能导致个体的当前心境恶化,使抑郁个体的负性情绪体验累积、程度加重,维持并恶化现有的抑郁症状,比如有研究发现青少年自伤会增加一年后抑郁症状的风险。

  自伤的获益与阻碍模型提出,自伤行为的发生与维持取决于个体从该行为中能够获得的益处以及阻止该行为的因素。由于获益与阻碍的具体因素因个体而权重不同、影响力不同,自伤呈现出消退、维持、恶化三种发展趋势。因个体对躯体疼痛的恐惧、对损伤刺激的厌恶或者自我价值感的增强等,有些自伤行为未及发生、在自伤意图阶段就被清除,或者被阻止再次发生。因个体获得情感的暂时改善、与他人的关系或有效交流的增强、自我惩罚欲望的局部满足或者积极反馈循环路径的强化,有些自伤会被维持,可能在恰当情境下再次重复发生。由于情感改善与自我惩罚效果的局限性,或者社会规范的突破、疼痛或厌恶的脱敏升级等,现有自伤行为也可能发生恶化,程度加深、频次增多,造成更强的自我伤害,甚至延伸至自杀障碍。

  我们可以采取分类预防、精准干预的原则,建立自伤行为的两条消解路径。一是自伤行为现状转化路径。针对自伤行为的持续性特点,致力于追求自伤行为的积极转化,达成自伤行为的弱化乃至消除,降低其重复发生的频率,有效控制躯体伤害的程度。减少负性情绪体验是自伤个体最常见的目的。必须让个体在认知层面清楚地意识到,其所采取的自伤行为对于个体的积极意义具有极强的暂时性本质,但却潜藏着巨大的健康风险,自伤绝非缓解情绪困扰的最优解决途径。应当结合个体差异,寻求更好的替代方案。二是自伤行为恶化阻断路径。针对自伤行为的可能恶化趋势,精准阻断自伤行为的发展,消除自伤行为恶化后果的高风险因素,提高个体自我防范意识。摸清个体的自伤意图,引导个体进行自伤表露,甚至发挥和吸收数智技术优势,实现自我意识风险的有效及时监控。从心境改变入手,掌握基本情绪调控技术,匹配良好情绪调节策略,强化积极策略反馈环路,建立良好的自我控制感,解决负性心境体验的诱发因素。削弱个体对自伤行为的自我惩罚功能认识,切断自伤的认知概念与消极情感的联系,阻止后续可能重大风险后果的发生。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基于多模态语料库的潜在抑郁风险识别与预警研究”(20BYY071)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集美大学师范学院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玲(报纸)赛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