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赋能基层社会治理

2024-11-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在视察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显示出其在资源的收集、整合、共享和流通方面的巨大潜力,数字化赋能已成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力量。
  坚持数字化赋能
  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原则
  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为社会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为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数字化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我们需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因地制宜原则,以系统思维推进基层数字化治理能力建设。在推动基层治理智能化的过程中,数字化赋能作用不可忽视。然而,由于各地在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基础以及社会文化上的差异,数字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不平衡性,特别是“数字鸿沟”现象在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表现尤为明显。因此,在制定智能化治理方案时,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经济发达地区通常具备较为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和较高的技术接受度,这为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这些地区,智能化治理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化政策决策,运用人工智能提升公共服务的精准性,从而有效提升治理效能。相对而言,欠发达地区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数字鸿沟带来的技术应用瓶颈。针对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数字弱势群体”,应通过增强基层民众的技术技能和信息技术能力,结合传统服务与智能技术创新。
  第二,坚持数字化转型与社会治理融合原则,形成共同治理合力。数字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能够打破传统治理中的信息孤岛,促进跨部门、跨区域的数据共享与资源整合,显著提升治理效能。应坚持推动数字化转型与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通过引入大数据分析,实现基层治理的精准决策和实时响应,通过多元主体的数字化协同合作,实现基层社会治理更强的适应性和可持续性。政府应通过制定统一的数字化政策框架和技术标准,发挥引领作用,确保各方在合法性和规范性基础上参与协同治理;企业作为数字技术的创新源泉,应在社会治理共同体中发挥关键作用,充分利用企业在数字技术领域的前沿优势,开发针对基层治理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和平台;对于公共服务或公众,可以采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提高治理的自动化水平,利用区块链技术确保数据的安全性与透明度,增强公众信任,并通过数字平台促进公共服务广泛参与,充分调动社会组织和公众的积极性,最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高效的治理格局,推动数字技术在基层社会的深入融合与发展。
  第三,坚持数字化赋能与人才教育结合原则,壮大智能人才队伍。智能人才队伍是推进数字化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的保障。一方面,应从基础教育到职业培训建立系统化的教育培训体系,全面提升治理人才的技术素养和实践能力。在基础教育阶段,应融入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科技知识,引导学生形成数字化思维。在高等教育阶段,鼓励高校开设数字治理相关课程,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而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应注重与数字经济的发展相结合,提升在职人员的技术应用能力和治理水平。另一方面,实践培训和实习机会的提供至关重要。通过与政府机构、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合作,设计模拟治理项目和实习计划,使学员能够在真实的治理环境中应用所学技术,提升实际操作能力。此外,应鼓励和支持通过数据驱动的实践项目,如社区数据分析、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等,提升基层治理的智能化水平。
  数字化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的应用模式
  从公众、企业和政府三个主体出发,数字化赋能的社会治理模式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可通过智慧服务平台为公众提供云服务,促进社会稳定。打造智慧移动APP,通过整合基础公共服务和专项服务,打造智慧生活、工作一体化智慧服务。在日常生活中,打开“一卡通”APP,认证后的居民就可以一键开门,进入小区;点开“停车云平台”,可以查看附近的停车场余位、预定车位、导航地点;APP中包含交通出行、美食用餐、智慧社区、企业服务、智慧政务、智慧园林、智慧教育、智慧公安及智慧管网等场景,用户可快速通过所需场景进入。众多智能化应用,让数字界面进入寻常百姓家。此外,利用数字化归档、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及智能导览系统等,使公众尤其是年轻一代能够随时随地访问、学习历史和新知识,鼓励公众分享学习体验,增加互动参与,培养共同的文化认同感。这种认同感不仅增强公众对国家和社会的归属感,而且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第二,可通过数字化平台为企业提供公开信息,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构建企事业单位系统上云、数据输入的基础平台,使企业能够及时获得政策、法规等重要信息,减少不确定性和潜在的合规风险。同时,政府数字化治理通过提供在线审批和服务平台,大幅简化企业在各种行政程序中的步骤和时间,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整合各部门各项惠企政策,设立专区在线提供咨询、兑现、代办服务,极大提升信息流通和企业便利性。此外,实施“线上一网、线下一窗”改革将使政策兑现更加便捷,通过这些措施为企业减负,帮助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租金,并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显著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第三,可通过数字政府平台为基层政府优化政务流程,提升决策质量。通过数字驾驶舱的建设,创建展示当地经济指标的实时、全面、直观的数字化平台,整合GDP、固定资产投资、工业经济、财税金融等多维数据,通过“一屏总览”和“一图读懂”的形式,提高信息获取效率和决策精准度。深化数据融合共享,集中管理归集自统计、发改、工信等部门几十个类别的数据,构建全面的“数据仓库”,促进政府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从而提高基层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此外,通过可视化场景和多指标的展示,进一步加强数据的易读性,提高决策效率和质量。
  (作者系江西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刘翔英(报纸) 齐泽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