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明海英 通讯员贠婷婷 马援)10月29日,“纪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建四十周年暨创新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讨会”在中南民族大学举行。
继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中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边境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引导干部师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他强调,要注重从理念、内容、方法、实践入手系统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黎海波代表学院致辞,介绍了学院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思政课建设等方面情况。
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徐柏才期待与各位专家共同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所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新要求、新使命,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的光荣传统政治优势中心环节的重要作用。
会议由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汤振华主持。
将传统优势与现代手段相结合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常务副院长徐艳国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讲话,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四个方面展开报告。他表示,从教育内容上看,要更加注重中国实际,推动实践教学,加强联系实践的理论教学,让教育对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取得丰硕成果的现实感受中,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武汉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院院长骆郁廷表示,要创新思政教育形式,适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新形势,利用网络大数据算法,推动网络思想引领的分众化、精准化,推进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价值引领的政治化和全球化。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院长秦在东教授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前世今生、马克思主义专业的看家本领以及未来发展三个方面进行报告。他表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根脉与文脉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这门专业是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衍生出的,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看家本领则是理论教育宣传能力以及洞察社会的本领。
湖北长江教育报刊传媒集团总编辑谢成宇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发展情况作了梳理,深刻剖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存在的概念范畴、学科边界、基本原理等问题。
湖北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继伟表示,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为指向,用中国特色坚守思想政治教育底色。思想政治教育立足本土实践,在借鉴先进经验基础上,坚持自立自强,走自己的路,研究中国问题,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主创新。
研讨会由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中心”与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