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李永杰)11月2日,第十三届“设计城市”圆桌研讨会在华南理工大学举行。本次研讨会主题为“海洋城市:湾区战略与设计创新”,来自省内外高校、规划设计单位、相关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等共计100余人参加。
聚焦海洋城市研究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王世福认为,“海洋城市”比“港口城市”更多强调“海洋事业集群”相关产业,且更与城市功能中的会计、广告、金融、法律等生产者服务水平相关联,使其能够在空间上脱离港口束缚。他表示,空间是海洋城市研究中的关键维度,需要从本地、区域和全球三个层面进行研究。本地层面关注城市与港口、内陆与海洋的关系,已有较为丰富的研究积累;区域层面探讨洲际范围内不同海洋城市及其与腹地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全球层面将海洋城市的发展嵌入全球城市网络。
香港理工大学海事数据和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杨冬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港口体系的演变过程。他表示,目前在大湾区,香港主要负责东南亚地区的转运业务,深圳作为面向远洋地区出口港,广州则承担内陆沿海地区的转运功能。尽管三地在地理、制度、管理结构和工业发展上存在差异,但总体来看,三地之间的交流合作仍在不断增强。
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查松从区域视角探讨涵盖综合管理的海岸带研究。他表示,海岸带综合管理面临的共性挑战包括四方面:首先是极端气候变化引发的灾害;其次是海洋城市空间合理布局问题;再次是海洋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最后是海洋城市宜居性提升问题。这些问题都涉及多层级政府和利益主体的协调,需要通过区域统筹来实现合作与参与。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刘铮对河口的定义及重要价值进行了阐述,他提出河口是一种陆海界面,处于河流系统与海洋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渡地带。河口城市不仅承载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还往往是人口集聚、经济活动频繁的重要节点。据统计,2024年全球领先海洋城市排名前十的城市内有六个位于河口地区。在空间区位、航运条件、自然资源等方面较滨海城市缺少足够优势的情况下,这些河口城市依然凭借特殊的发展战略与政策创新成为了全球海洋网络的关键枢纽。学习和借鉴国外典型河口城市汉堡与安特卫普在海洋战略及规划创新领域的经验,将对推动我国河口城市的海洋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推动海洋与城市协同发展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高级工程师刘松龄提出关于“彰显特色的现代化城市与海洋创新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的思考。他表示,近年来,中国海洋城市定位逐渐受到重视;同时由于国际规则的改变,海底资源开发等领域浮现出新的挑战与机遇。中国应将城市战略与国家战略结合,推动海洋产业的央地合作,以海洋产业响应国家战略发展方向,在海洋领域进行区域协同发展,实现海洋与城市的协同发展。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教授陈超核介绍了自身在工程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挑战与瓶颈,并进一步提出跨学科融合在推动海洋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无论是海洋工程为寻找综合解决方案,还是陆上专业向海洋进行拓展,都需要积极打破学科壁垒,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这种融合不仅能推动技术创新和进步,还能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解决实际问题。他呼吁更多跨学科团队共同参与到联合项目中,共同推动海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文超祥认为,规划专业不能再停留在传统的画图时代,而应紧跟大数据时代的步伐,运用先进的数据分析工具和方法来解决问题。尤其是海洋城市规划需要不断拓宽思维视野,不能仅局限于陆地规划的传统模式。同时,要积极参与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海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会议由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华南理工大学联合主办,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华南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处、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创新研究中心、广东省城乡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华南理工大学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城市观察》杂志社等单位联合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