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型城镇化深化城乡融合发展

2024-11-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并就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等重大问题提出系列改革举措。作为以新型城镇化深化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推动主体,地方政府要系统把脉以新型城镇化深化城乡融合发展的时代意蕴,深度厘清以新型城镇化深化城乡融合发展的耦合逻辑,精准聚焦以新型城镇化深化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因地制宜推动新型城镇化行稳致远和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时代意蕴

  我国城乡间存在异质性、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性的现实背景,成为制约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的阻碍。共同富裕、“四位一体”等战略的推行呼唤着城乡融合发展,以新型城镇化深化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成为时代选择。

  以新型城镇化深化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成为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和激活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引擎。一方面,在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被视为引领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以县城为代表的城镇是连接城市与乡村的桥梁纽带,地位的提升与功能的完善对于促进资源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优化城乡结构体系、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具有复合价值。消解阻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的障碍,确保人口、资源等要素能够实现“双向流动”,是真正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作为对传统城镇化模式的革新与超越,旨在通过深度整合地方特色资源、人口分布及产业结构,实现区域发展的优化布局与整体调整。通过新型城镇化,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善、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县城,进而提升城镇的生产效率与生活舒适度,使之成为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重要平台以及带动周边乡村发展的辐射中心,从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以新型城镇化深化城乡融合发展,成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出重要部署。城镇化是通往中国式现代化、深化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方面,城镇化推动着农业人口向城镇不断集中,不断形塑新市民的生活方式与生活品质。另一方面,城镇的发展扩大了各类产业和产品的需求,为乡村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助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最终通过城镇与乡村互为支撑、共同发展的双轮驱动,助力城乡融合发展。

  耦合逻辑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意味着不仅是城镇空间再造和人口规模的集聚,更是人的全面发展与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坚持以人为本,让“融得下的城市、回得去的乡村”成为美好生活图式。一方面,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核心在于加速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程,确保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稳步提升至更高水平。总体看,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主要源于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劳动生产率的显著差异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当前,农村人口在城镇中寻求就业与定居的需求依然强烈,为城镇化进程提供了广阔空间与持续动力。新型城镇化需要致力于实现已进城人口及其家庭成员的全面市民化,确保他们能够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另一方面,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需带动乡村振兴,为那些心怀乡愁、愿意回归乡村生活发展的人创造更加便捷的条件与机制。这不仅是对人民价值诉求的高度关注,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一环。通过以城镇带动乡村、以工业反哺农业,促进城乡之间人口“双向流动”,从而达到城乡融合发展的目标。

  新型城镇化的溢出效应助力城乡要素高效联动。当城镇化率接近一定水平时,在经济、社会、空间层面将呈现出溢出效应。其一,在经济溢出效应方面,新型城镇化有利于产业联动与就业提升。伴随着城市经济结构升级,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会向周边乡镇转移,促进乡村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而农村转移人口可在城镇务工,提升家庭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其二,在社会溢出效应方面,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生活方式融合。伴随城镇化发展进程,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使得城乡居民能够享受到更加均衡、优质的公共服务。此外,城乡之间的文化交流互鉴也是新型城镇化溢出效应的重要体现。以“村BA”篮球赛为代表的乡村文化活动,成为城乡居民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城乡居民能够更好地了解彼此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其三,在空间溢出效应方面,新型城镇化加速城乡空间布局优化和城乡基础设施完善。伴随着城镇化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态势更加鲜明,通过城乡空间的一体化布局和合理规划,实现城乡空间的有序拓展和高效利用。这不仅有助于缓解城市拥堵、改善城市环境等问题,还能够促进乡村地区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伴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投入和建设,城乡之间的基础设施网络更为便捷高效。

  实现路径

  城乡融合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城镇与乡村发展之间存在着梗阻与堵点。因此,需要在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机制的提升路径,努力实现城镇与乡村的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为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推进城乡深度融合注入强大动力。

  制约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主要表现为部分城镇的行政建制和资源配置与其功能定位和实际需求不匹配。当前,全国有多个“单区市”,这些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力较为孱弱。对此,应优化城镇公共事务管理能力与常住人口相协调的机制。结合人口变化进而弹性调整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公共教育服务供给、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等,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最大化的公平与平等。在布局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时,应充分利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科学预测人口流动趋势与规模,合理规划学校、医院、养老院等公共设施的空间分布,避免资源闲置与过度集中现象。同时,对于已承担战略功能但资源不足的城镇,可采取整体改设、依托功能区增设等多种方式,以行政区划调整实现有效赋能,增强和提高社会经济管理能力和权限,提升城镇的公共服务品质,强化人口吸引力和产业集聚效应,从而实现城镇功能与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改进。此外,健全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的目标在于消除城乡间资源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实现城乡人口、要素资源的双向自由流动。针对乡村经济发展的短板,需积极推动城镇公共资源向乡村拓展,大力发展乡村经济的新业态,以此促进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为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更好地融入城镇生活,保障住房是重中之重。对于具备经济条件的城镇,应积极推进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项目,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确保住房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都能满足农业转移人口的实际需求。多措并举提升农业转移人口的生活品质,整体布局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同时,应大力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通过市场化手段,如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激励措施,鼓励更多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运营,满足农业转移人口多样化的住房需求。针对农业转移群体的经济实际情况,应增加小户型、低租金的保障性租赁住房供应,以减轻他们的生活负担,确保他们能够在城市中拥有稳定且适宜的居住环境。

  新型城镇化不仅是一场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更触及生活方式与文化观念,致力于让更多民众享受到城镇生活的便利与舒适,推动生活质量的跨越式提升。在物质品质方面,坚持“先评估、后更新”的原则,建立城市更新评估机制,精准识别民众需求进而明确更新改造方向。通过精细化、有序推动城镇更新,打造更具实用性、吸引力和趣味性的城镇空间,确保城镇人口能享受高品质的物质生活。在生活品质方面,不断加强城镇在休闲、购物、养老、教育、医疗、运动等方面的配套设施建设,以形成覆盖广泛、便捷高效的城镇生活“幸福圈”“生活圈”。此外,应将“双品质”建设的理念拓展至乡村地区,通过建立城乡一体化推进机制,全面提升城乡的整体品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作者系苏州市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刘倩(报纸) 齐泽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