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其中,思政引领力居于“六力”之首,可见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中的核心地位与不可替代性。
思政何以引领教育强国建设
思政引领是由教育的政治属性决定的。关于“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这一问题,20世纪80年代,我们曾经围绕教育是“上层建筑”还是“生产力”以及教育的特殊范畴说等展开过讨论,形成了不同的观点。今天,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观点,得到了广泛认同。强调教育的育人本质,并不是否定教育的政治属性。教育固然以育人为本,但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而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育人不能只谈身心发展,还要强调为谁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彰显的就是教育的政治属性。
思政引领是由我国教育的目的决定的。人才强,国家强。教育为强国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我们要培养的人,既包括素质要求,也包括社会角色规定。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无论提出的是“德智体”“德智体美”,还是“德智体美劳”,“德”始终是人才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定语就是“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对培养什么人的本质规定。没有这一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不成立了。不同历史阶段,尽管人才的角色规定会随着社会中心任务的变化而变化,但不变的是培养人才的社会主义性质。
思政引领是由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的性质决定的。思想政治是伴随着国家的出现而诞生的,思想政治在国家中扮演什么角色,不同国家认识不同。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毛泽东同志提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邓小平同志提出“两个文明”一起抓,并再次明确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生命线”是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和学校工作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鲜明特色。
思政以何引领教育强国建设
坚持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有力证明了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但从不把马克思主义看作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党的理论创新。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就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这是教育强国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
厚植社会主义文化根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育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递文化的基本手段。教育强国建设,文化是基础。教育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打牢社会主义强国建设文化之基,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支撑。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大的社会凝聚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拥护者、模范践行者。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融入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思政如何引领教育强国建设
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教育必须反映社会主义政治的要求,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办社会主义教育。坚持社会主义,是教育强国建设的根本方向,绝不能偏离。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加强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我们办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必须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牢牢掌握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权,建立健全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各项工作,使教育领域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是育人的事业,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培养的人,必须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因此,新时代立德树人,必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学校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建立健全立德树人的系统化落实机制,将立德树人全面融入教育教学之中,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推进立德树人走深走实,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思政课内容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构建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思政课内容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要树立“大思政”理念,把思政课程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注重运用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不断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形成“大思政课”格局。要充分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研究”(VAA220010)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