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国战略下思政引领力的内涵与实践

2024-11-0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大会深刻揭示了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强调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思政引领力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思政引领力的核心

  我们党历来重视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对这一重要问题进行过强调和部署。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强国建设,推动新时代教育现代化迈入新征程。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全国教育大会总结概括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我国教育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一个根本原因在于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明确党是领导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牢牢掌握意识形态主动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办好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的根本政治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思想充分体现了政治性和人民性的辩证统一。强大的政治领导力也是思政引领力的核心和首要特征,它体现在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上。教育是为党和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教育事业各方面各环节,是推进现代化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坚持党的领导可以有效抵御各种错误思想渗入教育领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从而引导青少年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把握这一规律,要紧扣培养什么人这个根本问题,确保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要确保教育始终服务于国家的政治大局,思政引领力的核心直接体现在教育的政治属性上,教育应该致力于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助教育提升国际影响力、国家软实力和国家的政治理念,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和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

  强大的思想指导力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这一强大的政治优势,是我们党百年来战胜无数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密码。新征程上,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谱写新的时代篇章、铸就新的历史伟业,更加需要充分发挥科学理论指导的强大政治优势。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一过程也推动了中华文明生命体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力量。人类文明新形态向世界昭示了一条新的文明道路,即只有牢牢把握文明发展的主体性和创造权才能创造出自己文明的现代形态。这意味着每个文明都应该在保持自身独特性的同时,积极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推动自身的发展和创新。人类文明新形态将是一个各美其美的人类文明百花园。在这个百花园中,各种文明将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共同发展,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繁荣。

  教育要铸就强大的思想指导力,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科学指导,阐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逻辑规律,用学理讲透思政的内涵和外延。同时,全国教育大会提出,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即要求教育工作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能够不断提升政治素养和专业素养,以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培养其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情操,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筑牢坚实的政治基础。

  强大的价值塑造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等重大关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

  建成教育强国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必须朝着既定目标扎实迈进。纵观人类历史,世界强国无一不是教育强国,教育始终是强国兴起的关键因素。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围绕高素质人才和科技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尤其需要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朝着建成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扎实迈进,从而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发展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进一步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思政引领力为教育强国提供强大的价值塑造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要解决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抓好青年价值观养成就需要发挥思政课的价值引领和塑造作用。引导青年学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发挥思政课在价值观塑造中的主阵地作用,在社会实践中,增强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进而转化为自觉的行为习惯。坚持立德树人,就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形成强大的价值塑造力。

  (作者系三亚学院产教协同人才发展研究院副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王志强(报纸) 胡子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