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社会科学”视野中的教育研究转型

2024-10-2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如今,越来越多的教育理论工作者感到教育研究的乏味,越来越多的教育实践工作者指责教育研究的无用。如何认识这个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开放社会科学”视野中实现教育研究的转型,处理好封闭与开放、规训与解放、知识与智慧这三对关系,也许可以提供一个思路。教育研究有一个庞大的队伍,既包括受过教育专业学术训练的教育理论工作者,也包括教育实践领域的教育科研工作者。专业教育理论工作者按照学术训练的规范开展教育研究,并按照这种规范去指导教育实践领域的研究,但并没有很好地解决理论与实践的矛盾,甚至其间还有困扰和纷争。华勒斯坦等人著的《开放社会科学》一书通过分析社会科学形成的历史过程和存在的问题,发现“欧洲中心主义”研究范式的知识褊狭,以此打开了社会科学研究的新视域。这启发我们,在生产知识的同时能够生成教育智慧,在寻求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研究中也能够为教育知识增长作出贡献。

  封闭与开放

  封闭与开放这一对范畴,主要涉及教育研究的基本思路问题。到底应该钻进图书馆为了人类知识增长闭门从事教育研究,还是面向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生活开展教育研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到一句话:“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其实反映的是学科视野的研究习惯,体现在学术研究的若干方面。就选题而言,本来有演绎和归纳两个路径,实践中人们更多采用从学科框架中去寻找选题的演绎路径,其实教育实践领域的难题,背后一定会存在理论问题的纠缠不清;就文献运用而言,强调学术文献的运用,所谓的文献综述就是学术文献综述,而实践文献、经验文献则被认为没有多少价值;就学术表达而言,只认可概念的系统陈述,表现为对普遍知识的追寻;教育研究以教育学研究这个小圈子为正统,大众教育研究的价值被贬低;学术出版以核心期刊、C刊为准绳,排斥大众传播。所有这些表现,背后反映的都是学科视野研究的逻辑。

  从学科的发展演化来看,人类知识经历了从前工业社会的哲学、神学的整合形态演化到工业社会分科划界的专门化形态。从名称看,后工业社会就不排斥工业社会,其中社会现实问题的复杂化使得学科化研究的封闭、狭隘等弊端暴露出来。我们采用跨学科甚至非学科的视角审视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学科化的教育研究在研究视野、价值取向、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和局限逐渐显现,出现为了学科而进行学术研究的弊端,以生产、积累学科知识为目的,更多关注学科规范,对现实问题观照不够。因此,教育研究以“开放社会科学”的思路超越教育学研究范式的转型就有必要,需要在以下几方面有所突破:(1)就基本思路而言,学科营建了科学研究的“象牙塔”,需要在此基础上超越“象牙塔”;(2)就基本路径而言,一心要读圣贤书的同时,还要关注窗外身边事;(3)就追求结果来说,在追求客观知识、公共知识和普遍性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得到主观知识、个人知识和地方性知识的补充,也可以用故事等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丰富概念表述和陈述。

  规训与解放

  就教育研究者的培养而言,在规训的基础上寻求解放是未来方向。大学进行人才培养,现实中基本上是以学科为基础进行组织的。教育研究者的培养以教育学科为基础。学科(discipline)本来就有规训的意思,学科视野的教育研究队伍建设,必然伴随“规训”。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深刻揭示了学科与规训、控制之间的关系。学科制度不仅规范了知识的生产与再生产,在传递学科知识的过程中,也对教育研究的未来从业者进行了规训和控制。尽管这种规训在一定程度上是必要的,保障了学术研究的规范性和效率,但过度依赖规训可能会限制研究者的视野和创新能力。学科制度在学科发展中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方面,它通过设立规章制度,保障了学科研究的有序进行,推动了特定领域内知识的深化与创新;另一方面,它表现为学科的自闭性、割裂性以及对研究者思维方式、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的限制。就教育研究队伍建设而言,则需要在规训的基础上解放思想。

  教育本来有个体的社会化和个体的个性化两层含义,个体的社会化就是规训,个体的个性化就是解放。遵循教育学学科规范开展教育研究是研究者专业性的体现,也是获得学术认可的前提。然而,长期处于严格的学科制度和围绕知识生产、传播的利益环境中,研究者容易面临学科规训的风险,最终导致研究视野的狭窄,从而导致教育研究的实践价值降低甚至缺失。因此,教育研究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对教育研究者进行学术训练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实现思维的开阔与创新。教育研究的转型需要在规训与解放的张力中找到平衡,既要保持学科规范的必要性,又要鼓励思想的解放,使研究者能够超越学科的局限,以更加开放的视野进行教育研究。

  知识与智慧

  就教育研究所追求的研究结果而言,是生产知识还是生成智慧?教育研究应该在追求知识增长的基础上生成教育智慧。教育研究追求知识增长,可以为人类作出贡献;教育研究追求生成教育智慧,可以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实践中,往往将教育研究与教育学研究混为一谈,以知识生产为唯一目的,从而出现教育研究无用的状况。教育研究者只追求学科影响力,不追求甚至拒绝、藐视追求政府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和舆论影响力,其背后就是学科逻辑的痕迹。教育研究需要在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基础上解放出来,从而达到生产知识与影响教育实践的双重目的,不仅进行学科建设,还要在学术研究的基础上增进对于教育的学问。现在进行的智库建设,很多有库无智,原因就在于简单地以为学术研究与做学问是一回事。其实,学术研究不一定能够产生有学问的结果。通常来说,学问应该能够回答国家、社会甚至个人的问题,而很多学术研究成果甚至难以解释,更不用说解决个人问题,因为学术研究追求的是普遍性知识。教育研究不能仅仅停留于理论甚至概念研究,更应该参与教育实践的研究;不仅要生产教育理论知识,更需要生成对教育实践有价值的教育智慧。所以,教育研究不能等同于教育学研究,要在教育学学科研究范式的基础上实现超越。

  教育研究转型是基于学科但又超越学科的。首先,教育研究以学科为基础,不能脱离学科视野,不能否定学科范式研究对教育研究的贡献。尽管学科化研究具有封闭性和局限性,但它提升了教育研究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推动了教育实践的发展。其次,教育研究不能停留于教育学研究阶段,必须超越学科的局限,实现教育理论体系与教育智慧体系的有机统一。在学科视野的基础上,研究者应以开放的心态和广阔的视野来审视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教育科研管理部门、科研带头人和科研成果出版者在按照学科规范对研究者进行规训的同时,还应解放教育研究工作者,使其在为人类生产科学知识的同时,也为社会贡献智慧,推动全球性知识、地方性知识和个人知识的融合与对接。教育研究转型不是走向学科范式教育研究的反面,而是对学科范式教育研究的丰富与发展,在严格规范的教育学术训练基础上,以开放的思维解放教育研究者,从而在教育学术研究的帮助下找到回答国家、社会和个人教育问题的智慧。

  (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北京教育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学院讲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玲(报纸) 张黎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