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

2024-10-2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着力点,即“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这为进一步完善就业优先政策指明了方向。

  充满活力的劳动力市场是经济运行良好的重要体现,稳定和扩大就业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我国克服了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变化对就业的复杂影响,就业局势稳中向好,高质量就业持续增加,新业态就业潜力不断释放。近年来,我国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300万人,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到2023年的1.6万元每人,近五年年均增长5.46%,就业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升级的适应性不断增强。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就业岗位产生了显著的任务替代和创造效应,加速了劳动力市场的重构,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一方面,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对劳动者技能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各行业增加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短期内加速了技能和任务的不匹配,对劳动力就业稳定和职业转换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数智技术与产业部门的深度融合会显著加快结构转型,加速劳动力在产业部门间的重新分配,涌现了大量新职业、新就业形态。

  总体而言,我国依然面临技能人才短缺、人力资源供给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等问题,“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的现象并存。应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深化就业体制机制改革,提高劳动力市场韧性和灵活性。要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扩大就业容量。发展是解决就业结构性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充分就业。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就业带动力,拓展新兴领域的就业空间。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拓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

  加强人力资本积累。把握职业变迁新趋势,适应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量子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需要,前瞻性动态调整高等教育专业,不断优化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发展交叉学科专业,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优化区域教育资源结构和布局,实现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动态平衡。推进教育数字化,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加快发展现代化人力资源。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聚焦技术变革对技能人才需求的新趋势,增强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一方面,要加强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增强职业技能与工作岗位任务的匹配性,激励劳动力向更高生产率部门配置,加快人力资本升级。另一方面,加强对重点群体就业技能培训,发挥企业人才培养使用的主体作用,建立多元培训体系,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不断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需求,提高劳动力就业稳定和岗位转换的能力。

  优化劳动力就业公共服务。充分发挥数字赋能作用,进一步优化就业公共服务平台,提高岗位信息的质量和可获得性,提高人力资源市场匹配效率,减少劳动力职业转换成本和就业损失。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的社保制度和权益保障,减少就业转换期收入损失,积极鼓励灵活就业。加强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兜住兜准兜牢就业底线,提高低技能劳动者就业的稳定性。

  全面深化就业体制改革。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开辟技能人才成长“新赛道”,健全高技能人才职称晋升、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激励机制。构建全国劳动力统一大市场,完善劳动力市场化配置机制,降低劳动力流动成本,提高劳动力在不同区域和部门间的配置效率。建立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机制,健全就业促进和保障机制,优化就业信息沟通和信息共享机制,完善劳动力供需对接机制,力求做到人岗相适。

  (作者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周慧(报纸) 张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