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并不必然阻碍劳动生产率提升

2024-10-2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经济增长是数量型经济增长和质量型经济增长的统一,且必然经历从“量”到“质”的过渡。“量”反映经济增长速度,追求经济总量的规模扩张;“质”反映经济增长质量,涵盖结构优化、效率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等。人口老龄化既影响经济增长数量,又影响经济增长质量。而判断经济增长质量最重要的是效率,即劳动生产率,衡量劳动力要素的投入产出效率。劳动生产率提升既是实现经济增长的路径,又是经济增长的表现形式。

  对人口老龄化与

  劳动生产率关系的争论及误区

  劳动力投入是经济增长的可变要素,同时也是决定劳动生产率的能动要素。但在持续的低生育率背景下,伴随人口老龄化出现的是劳动年龄人口规模的相对减少,且老龄化程度加深使得人口年龄结构老化,传统型人口红利式微,潜在和实际经济增长率趋于下降。因此,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中,经济增长需要强调效率优先的高质量发展。

  一类观点认为,老龄化与劳动生产率间呈倒U型关系。在老龄化初期,劳动力供给依然具有比较优势,加上人力资本存量积累,成为推动生产率提升的动力。但在老龄化程度加深的过程中,如果不发生技术变革,那么劳动力间的替代性较高,老龄化对生产率的影响较小,甚至没有影响。而出现技术变革时,短期内,人口和社会生产系统来不及应对,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挤压生产可用劳动力,劳动生产率下降;长期内,老龄化倒逼技术创新,预期寿命的增加会促进人力资本提升,但老龄化快速推进时会削弱知识溢出,延缓经济增长。

  另一类基于技能视角的观点认为,劳动力老化无法适应新技术生产环境,使得老龄化具有负经济效应。老年劳动力的生产率相对较低,随着老年劳动力规模的增加,生产率自然会下降。同时,在老龄化程度加深的过程中,与劳动力老化相关的技能贬值和生产方式技术革新导致人力资本价值下降,综合作用下,老年人口规模扩张势必会降低劳动生产率。

  以上关于老龄化与劳动生产率关系探讨的共同点在于,这些观点均认为长期老龄化程度加深必然抑制劳动生产率提升,从而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桎梏。但这却忽略了重要的一点:经济增长是多个生产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人口因素只是经济增长最具能动性的要素,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提升可以缓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老龄化并不必然降低劳动生产率。伴随老龄化持续加深出现的是人力资本存量的积累,这会推进物质资本技术革新、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提升,从而有助于劳动生产率提升。虽然劳动力年龄结构老化会导致劳动生产率有下降趋势,但老年劳动者的专有性人力资本水平相对较高,且资本劳动比上升能抵消一部分技能萎缩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此外,老龄化倒逼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同时,类似人工智能等劳动力替代技术促发劳动力应用新技术,可以中和或逆转劳动力规模下降的负向影响。因此,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存在劳动生产率提升的路径。

  老龄化正向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路径

  在老龄化程度仍将加深的趋势下,基于劳动生产率的指数分解,可以从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三个方面,探寻老龄化正向影响劳动生产率的现实及潜在路径。

  首先,老龄化通过技术进步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为正。老龄化程度加深过程中,质量型人口红利正在凸显,在不可变生产要素一定的条件下,技术进步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单位劳动力产出,有助于劳动生产率提升。虽然在渐进式延迟退休背景下,老年劳动力将返回劳动力市场,但科技变革浪潮对劳动力市场提出新的需求,个体、家庭和企业为了适应生产环境和条件变迁,通过教育、培训等人力资本投资,适应技术变革,可以提高有效劳动力产出。再加之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支撑新发展格局,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创新引领发展,可以弥补劳动力相对短缺的影响,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其次,纯技术效率传导路径的正向作用尚待显现。理论上,纯技术效率用来衡量技术更新速度和技术推广有效性,在老年人口比重提高的过程中,通过加快技术更新速度,优化生产流程,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技术转化和推广程度,可以有效提高单位劳动力的产出。但目前,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约30%,大量研发成果未能转化成有效生产力,“短平快”的创新专利导致科技成果利用率低,技术转化和推广有效程度较低,导致纯技术效率传导路径的正向作用尚未凸显。

  最后,规模效率路径的生产率提升渠道尚未收效。规模效率用来衡量要素投入的产出效率,生产技术特定时,规模生产可以降低平均总成本,通过专业化分工协作及规模生产企业的示范效应扩大生产率的提升空间,以期实现最优经济效率。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由资本、能源和劳动力投入推动,粗放型高要素投入的规模扩张增长方式效率低下且不可持续。在老龄化挤压劳动力规模的过程中,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型成为必然,通过形成规模经济可以提高要素投入的产出效率。

  如上,人口老龄化通过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影响劳动生产率,且通过不同路径的效率提升方式,可以缓解老龄化的不利影响。由于三个路径的正向作用尚未充分利用或显现,老龄化与劳动生产率间目前看来并非线性关系。无论从区域层面,还是从时间层面,或是从产业层面考量老龄化与劳动生产率关系,均需要突破仅在人口系统中谈老龄化、仅在经济系统中谈经济增长的局限,利用人口系统和经济系统的互动互联,从动态协同、多维联动视角观察老龄化的生产效应;也需要在实践中综合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三个路径,以期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李文珍(报纸) 张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