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天人合一” 观的当代启示

2024-10-2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天人合一”理念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蕴含着丰富的古典生态哲学智慧,其核心观点建立在人与天地万物一体同源的体悟之上,强调人与自然界相互依存、相互统一的关系,要求人们遵循自然法则、顺应自然节律、保护自然资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是基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相结合的成果。因此,阐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如何继承传统“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并对其在内容上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有利于在新时代更好理解和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系统观是对传统天人同体生态整体观的发展。纵观中国思想史,“天人合一”蕴含的生态整体观贯穿于自先秦诸子至宋代理学的主流思想中,具体表现为天人同体理论。孔子曰:“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即天、地、人统一于自然界之中,三要素之间并非对立,而是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来维持整个宇宙和自然界的动态平衡。庄子云:“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认为人和天地万物同根同源,处于统一体之中。朱熹提出:“合天地万物而言,只是一个理”,用天理将万事万物串联成一个共生共存的自然系统。古代先哲们的阐述共同彰显了人与天地万物处于同一本体之中的天人同体的思想,这是“天人合一”生态理念在哲学本体论视角的阐释,蕴含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是有机整体的认知,强调人类活动必须遵循自然法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己”。“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一科学概念阐明了人因自然而生,生态系统中的人和山水林田等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强调要尊重自然界自身的运行规律,彰显了生命共同体理念与传统天人同体生态文化基因的内在契合性和耦合性。
  天人同体生态整体观虽然认为人与万物同宗同源,处于统一的自然界之中,但受客观条件制约,它更注重天命所指,强调人的价值来源于天,人对自然界存在单方面的崇拜和依赖,具有神秘主义的倾向。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马克思主义在回答人的本质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建构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指导,进一步阐述了自然是人类生存之本、发展之基,不依赖于人类而具有内在创造力,同时人作为有意识和思维的存在物对自然进行改造以发展自身,并提出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生命共同体。该思想既不夸大自然对人类社会的支配作用,又能辩证看待人与自然之间互利共生的良性循环,是对天人同体生态整体观的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是对传统道法自然生态原则观的创新。我国古人对“天人合一”生态理念中顺应自然的生态原则观着墨颇多。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孔子提出:“天何言载!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载?”荀子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可见,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提倡以自然为本位的生态观,认为自然界有自身运行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提出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适应自然,实现“万物皆得其宜”的效果。道法自然是“天人合一”生态理念中的核心要义之一,要求人们顺应天时,因地制宜。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引用古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的诗句来阐述自然对人类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作用,强调“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他还提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理念阐述了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顺应自然规律、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从而推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也是对传统“道法自然”生态理念的创造性转化。
  传统道法自然观念虽强调遵循自然法则,在此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制天命而用之”,却是在依赖并依附于自然的前提下,改造自身以消极被动地顺应自然。马克思认为人类生活在自然界,通过生产劳动首要是满足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可以深化对自然界的认识、提高改造自然界的能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强调人并不是消极地依赖自然环境,而是通过有意识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深化人自身的认知以及对自然的认识程度,积极主动地为人类社会发展服务,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该理念赋予了传统“道法自然”理念以时代价值,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创新性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是对传统取用有度生态智慧观的超越。传统“天人合一”生态理念强调对自然的敬畏及资源的保护。如孔子提出“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孟子主张“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荀子指出“川渊枯,则龙鱼去之;山林险,则鸟兽去之”。这些论述彰显了古人倡导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取物不尽物”“取用有度”的生态智慧。该思想主张将对自然资源的适度获取和节制利用相结合,体现了“天人合一”生态理念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对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时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实践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这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与精髓。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的经典诗句和“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的治家格言以及“竭泽而渔,岂不获得”的生态思考,来阐发资源的有限性及适度获取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之意。面对当下人类追求发展的需求和地球资源有限供给这一对永恒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来阐释合理获取自然资源的重要性,这充分体现了对传统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生态智慧的传承。
  传统取用有度的生态智慧虽一直强调适度开发自然资源,注重生态效益,但忽视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人类生产劳动实践中,人类在认识并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可将自然界中的资源财富直接或间接改造成为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物质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导下,针对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提出的“两山论”理念,内在地蕴含着绿色生态就是最大的经济财富这一理念。它作为“一种发展理念、一种生态文化”,强调在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有机统一,阐明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赋予了绿色发展理论新的时代内涵,是对传统生态文化中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智慧的路径创新。
  “我们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这些质朴睿智的自然观,至今仍给人以深刻警示和启迪。”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化解生态治理危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相结合的鲜活典范。
  (作者系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于世华(报纸)王晏清(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