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拉学术交流促进更加紧密的中拉命运共同体

2024-10-1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当地时间10月15日,第十三届中拉高层学术论坛里约特别会议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巴西金砖国家政策研究中心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中巴关系、“全球南方”与全球治理等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研讨。在此次学术交流与研讨中,中拉命运共同体理念产生了强烈共鸣。

  2024年是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10周年。这一理念如同一颗种子,在时间的滋养下生根发芽,如今已成长为参天大树,为中拉合作共赢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宝贵的契机和广阔的平台。中国与拉美国家同属第三世界,在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的今天,中拉关系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拉学术交流不仅关乎各自现代化发展,更是推动南南合作、共同创造人类社会更加美好未来的重要体现。

  伴随着第十三届中拉高层学术论坛里约特别会议的召开,中拉学术交流开启了新的篇章。

  中拉学术交流不断深化多元

  在中拉学术交流的发展历程中,中拉高层学术论坛以其高度的专业性和前瞻性,发挥了不可或缺的独特作用。2012年11月7—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与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圣保罗拉丁美洲纪念馆共同主办的首届中拉高层学术论坛在圣保罗拉丁美洲纪念馆举行。该论坛展现了突出的前瞻性,聚焦“未来20年的中国和拉美”。

  当时,中拉合作主要集中于经贸领域,中拉在人文与社会领域的合作还较为滞后,许多与会学者提出中拉应加强文化、体育、高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之后,中拉学术交流日渐深化多元,从中拉高层学术论坛的各个主题中可见一斑:2013年在北京探讨共同面对城镇化过程中的公平与正义问题,2014年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研讨国家形象问题,2015年在上海探讨推进中拉命运共同体。之后的研讨主题还包括全球化、商贸投资、文明交流互鉴、可持续发展、公共外交、结构性转型、中国式现代化与拉美国家现代化等。今年是第十三届,论坛聚焦中巴关系、“全球南方”与全球治理。

  “中拉高层学术论坛为中国在拉美地区构建话语体系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它是中国学术‘走出去’、让世界特别是拉美国家听到中国声音的有效举措,为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作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柴瑜表示。她从首届中拉高层学术论坛开始,参与了大多数论坛的筹备或交流工作。

  柴瑜提出,中拉高层学术论坛不仅向拉美学术界充分展示了中国学者的观点、关切和研究成果以及当代中国的多维度发展成就,也极大地拓展了中国在拉美学术界的人脉,中拉学术界借此建立起广泛、深入的联系。中拉高层学术论坛轮流在拉美国家、北京和中国其他省市举行,显著促进了中国拉美研究学术网络建设。

  “论坛不仅紧跟学术前沿,还专注于应对全球性挑战,如发展模式、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公共卫生与社会治理、数字社会与智慧城市等议题的经验交流。”常州大学拉丁美洲研究中心副主任、墨西哥韦拉克鲁斯大学“中国—韦拉克鲁斯”研究中心研究员斯蒂文·索特雷(Esteban Zottele)表示。作为中拉高层学术论坛的“老朋友”,索特雷已经参加了五届中拉高层学术论坛。

  阿根廷科尔多瓦国立大学历史学教授古斯塔沃·桑迪兰(Gustavo Santillán)自2009年起频繁到访中国,并多次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学术会议,也是中拉高层学术论坛上的“熟面孔”。这些交流活动给他留下了难忘的美好回忆:“中拉高层学术论坛已连续举办十二届,是促进中拉合作与学术产出的关键平台。论坛的组织质量和效率非常高。我由衷地感激中方以增进知识、缔结友谊和互信为目标,给予拉美学者和机构的信任。基于相互了解和信任,每当我们面临组织上的挑战时,都能通过公开、坦诚、持续的对话来解决。”桑迪兰说。

  中拉学术交流建起理解与信任的桥梁

  近二十年来,中拉学术交流不断探索,成功建立起一套稳固的合作机制。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国际关系研究室副主任、巴西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周志伟表示,这一机制不仅使学术交流常态化,而且已成为中拉关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双方关系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持。“总体来看,中拉学术交流的质量和效率在逐步提高,这也体现了中拉双方学术网络互动需要一个从认识到互动的转化过程。”

  中拉学术交流的核心价值在于加深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欣赏。“中拉高校和智库之间建立的深厚友谊和互信关系,将更加有利于双方交流发展经验,为决策层面提供智慧支持。”周志伟表示。

  在桑迪兰看来,中拉高层学术论坛覆盖的议题多元,且兼具学术深度、前沿性和现实关切。“中拉高层学术论坛的参与者都是来自‘全球南方’的学者,基于这一共同身份,我们的对话反映了双方共同关切。随着时间推移,我们越来越能接受对方的观点,并将其加入自己的提议中。我认为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对拉美地区逐渐有了更加细致的理解,远远超越了西方大国强加的主导性共识。”桑迪兰表示。

  自2015年以来,阿根廷拉普拉塔国立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IRI-UNLP)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司芙兰(Maria Francesca Staiano)参与了近30次中拉学术交流活动,其中近20次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包括四届中拉高层学术论坛,她是推动中拉学术交流的活跃人物。在司芙兰看来,亚洲与拉美、非洲的联系正在塑造新型全球化,中拉关系和中非关系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拉丁美洲和非洲一样,是一个正在发展的大陆,其经济和文化领域都曾受到殖民势力的支配。因此,中国在中拉学术交流中所作的努力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帮助拉美学术界解构基于‘原始缺陷’(original defect)视角建构的知识体系,这些体系往往与欧洲中心论、美国中心论相一致。另一方面,介绍中国在社会、经济、法律、技术和治理方面的创新经验,以应对新的变化并开展合作。”司芙兰说。

  中拉丰富的学术交流进一步促进了双方的相互了解和理解。“很多拉美学者和社会大众受反华叙事影响,并不真正了解中国。因此,中拉学界亟须开展具体且持续的交流项目,以增进拉美各界对中国及其与中拉深厚关系的深入认识。”司芙兰补充道。

  “中拉学术研讨会和论坛的举办、书籍和文章的发表,以及学者、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还有学术机构和学者推动的商业、经济和政治活动,都为中拉互信与合作开辟了空间,推动地区合作和国家间关系高质量发展。”索特雷总结道。

  中拉交流需要更多“拉美通”“中国通”

  “在后疫情时代,全球和平不能仅仅依赖贸易。在过去的20年中,中拉贸易额呈指数级增长,但人文交流却未能与之同步。”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阿根廷—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尼古拉斯·达明(Nicolás Damin)感叹道。他认为,加强中拉人文学科的交流互动有助于缩小这一差距,并培养新一代的“拉美通”和“中国通”。

  达明认为,将中拉学术交流逐步扩展至企业界和社会各界也很重要。例如,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和江苏省外事办的倡导下,阿根廷萨尔塔市(Salta)与中国江苏省徐州市缔结了友好城市关系。“这说明学术交流能够促进更广泛的文化交流合作及经济联系。”达明补充道。他观察到,学术交流促进了中拉社会各领域的复杂知识和研究成果向更广泛受众——包括企业家、官员、艺术家和技术人员——的传播。知识传播的外溢效应推动了两地优先事项的确定和民间友好交流,从中诞生的务实合作能直接启发和影响非学术领域,如经济政策、技术合作和文化理解。

  “通过交流,中拉学者对彼此的政治、经济、科技和大众文化等领域有了全面、客观的认识。同时,学者们也在不断提升跨文化理解能力,并通过个人工作和学术网络促进相关信息的广泛传播。”周志伟表示。

  巴西联邦马拉尼昂大学教授卡修斯·吉马雷斯·柴(Cassius Guimaraes Chai)在中巴学术合作方面经验丰富。柴认为,目前中拉学术交流集中的领域反映了双方的共同关注点和优先发展事项,“展望未来,中拉高校和智库有望在人工智能与数字技术、公共卫生与医学研究、文化研究与创意产业等领域加强合作,加快知识创新和转移,这正是‘全球南方’国家实现共同发展繁荣所迫切需要的”。

  “目前中拉学术交流集中于双边和多维关系、拉美经济与外交政策研究、当代中国政策,今后需要在中国研究、拉美历史和文化领域开展更加细致的研究。”桑迪兰建议。

  司芙兰向记者介绍,在拉美地区,尤其是阿根廷,关于法律、社会、技术创新、“全球南方”议题、农村数字化、可持续和包容性发展的中拉对话相对较少。

  中拉学术交流的蓬勃发展建立在对彼此真实了解的基础之上。司芙兰谈到,“在拉美地区,很多时候政治立场的基础并非真正的业绩,而是受意识形态驱动的机会主义,这种机会主义忽视了学术研究的价值。因此,拉美需要通过公立大学与中国智库展开对话,形成长期固定合作并提供综合性分析,而不限于出版学术论文”。司芙兰对中拉学术交流的高质量发展充满信心:“此类交流将为构建科学知识体系提供坚实支撑,促进中拉人民之间建立更深层、更真挚的联系。”

  在桑迪兰看来,中拉学术交流的主要障碍之一是欧美学术机构持续近200年的主导地位,这种主导性至今依然渗透到人们对拉美和中国的认识中。因此,“用自己而非他者的视角看待拉美和中国,是一份极具挑战性的学术、政治和道德责任”。桑迪兰说道。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