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中国自主的社区韧性研究

2024-10-1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是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题中之义。社区韧性是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强调通过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统领性功能,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共同体,适应性响应复杂性风险演化的多元场景,推动常态与非常态治理的敏捷转换与迭代升级,有机统筹好发展和安全需要。这种基于共同体叙事的概念生产既肇始于抵御灾害风险的现实需求,又契合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关切。面对风险治理重心下移的趋势,不能简单地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既有的社区韧性理论,而是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迈向以中国为尺度的社区韧性研究。具体而言,中国自主的社区韧性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社区韧性研究需要响应国家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任务,要求“夯实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基层基础”。新安全格局的构建不仅擘画国家安全的宏伟蓝图,更强调将国家安全建设的具体举措下沉到基层,通过国家安全与基层安全的结构关联、双向互动来实现新安全格局的整体性建构。面对日益多元化、复合性的风险治理情境,社区韧性成为保障基层安全的重要路径选择。然而,立足基层视域所形成的社区韧性,受到治理思维适应性不足、治理结构关联松散、治理资源分散化及治理方式碎片化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形成应对复合风险的集体行动合力,不仅影响着基层安全治理效能,更制约着新安全格局的构建进程。贯彻党和国家新安全格局构建的战略理念,对社区韧性探讨不能局限于基层视域的研究取向,而是要推动基层安全同新安全格局的纵向对接,在充分吸收新安全格局整体性、权变性、基础性、主体性特征的基础上,着力推动形成集价值领导、组织整合、过程管理、技术统合、人心凝聚、环境融合为一体的社区韧性理解思路,以一种更为系统的权变思维、适应性观念来应对日益复合化的社会风险。

  第二,社区韧性研究需要锤炼田野思维。推出具有独创性的研究成果,就要从我国实际出发,坚持实践的观点,在实践中认识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我国社区韧性研究既不能奉行“以西方为师”的行动理念,也不能脱离科学民主的治国理政实践,而是应该以“俯下身子”的谦虚姿态摸清中国现实,以“真实的中国”阐释“中国的社区韧性”。从宏观层面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把握社区韧性的中国意涵,就不能忽视对中国共产党这一领导主体的角色认知。从中观层面看,立足田野、扎根田野是挖掘中国实践、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方式。迈向以中国为尺度的社区韧性研究不能脱离丰富的田野实践,要以田野实践推动社区韧性知识的自主性生产。从微观层面看,社区韧性研究既不能一味打造社区韧性的“理论王国”,也不能脱离科学化的实证思维,而是应在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相融合的基础上深挖中国治国理政中的社区韧性资源,以综合化的研究方法来推动社区韧性田野实践的知识转化与理论生产。

  第三,社区韧性研究需要顺应技术潮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智技术改变着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方式,也驱动着知识生产思维、方式以及形态的创造性变革。作为社区治理场域的具象化表现,社区韧性既蕴藏在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实践智慧当中,又同理论探索的知识生产思维与方式紧密相关。面对技术变革的时代背景,数智技术由于其所内蕴的数据联通、万物互联、跨越时空等属性,不仅改变着当前社区复合风险感知、信息联通共享、资源拓展延伸的方式,也逐渐突破社区复合风险治理的主体边界与信息壁垒,绘制出一幅社区常态与非常态综合应对的全新图景。数智技术驱动的实践变革正改变着社区韧性的实践认知方式,而这一过程所涌现出的新问题、新思路也开始打破原有社区韧性的学术认知与理论理解。伴随着数智技术向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渗透,计算社会科学的异军突起更是为社区韧性的理论探讨提供了学科支撑与方法辅助,极大地拓展了社区韧性研究的学术空间与理论领域。

  第四,社区韧性研究需要挖掘历史底蕴。迈向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韧性研究,要善于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发,实现中华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具有中国文化根基的社区韧性知识既内蕴历史的厚重感,又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回溯社区韧性的历史演进过程,尽管社区韧性肇始于西方工业社会时期风险集聚所引发的理论思考,但这种理论探讨由于价值预设的偏向性而不可避免地具有西方属性,难以揭示我国社区复合风险应对的本质特征。我国自古是个多灾多难的国度,因受到实用主义价值观的深刻影响,传统文化对社区韧性概念的挖掘与阐释不够,但不容否认,我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十分宝贵、底蕴深厚的社区韧性思想资源。如面对风雨、水旱等自然灾害的频发,战国思想家荀子提出“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风险规律认识;为降低风险伤害,孟子则提出“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的冗余性思想。除此之外,北宋王安石提出“赈贫乏,抑兼并,广储蓄以备百姓凶荒”的赈灾思想。这类具有实践取向的风险治理文化资源,为深入理解我国社区韧性本质特征提供了思想养料。

  第五,社区韧性研究需要彰显公共属性。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我国社区韧性研究既不服务于市场逻辑,也不服务于科层逻辑,而是服务于具有马克思主义属性的人民逻辑,尤其强调通过“为人民说话、依靠人民参与、满足人民需求”来增强自主性。社区韧性研究的理论探讨既需要破除物理工程视域下物理基础设施属性的研究桎梏,又要打破西方治理情境预设的自由主义属性,通过对“为了什么”“依靠什么”“最终成果由谁共享”的学术追问来系统回答中国治理场景下社区韧性的本质内涵。我国社区韧性本质上建立在“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基础上,是社区居民通过交流沟通不断强化关系网络的结果。理解社区韧性,最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就是凝聚人心、汇集民智,以基层党组织为纽带,以“将心比心”的情感治理模式所激发的独特情感力量和以需求为导向的精细化治理样态所培育的公众认同感为手段,实现社区居民的力量凝聚与价值整合。

  第六,社区韧性研究需要胸怀国际视野。社区韧性研究既要立足本国实际,深入挖掘本土实践经验,又要搞开门研究,采取审慎包容的态度对人类创造的有益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进行包容吸收与积极借鉴,持续推进社区韧性的研究探索。从知识生产角度予以审视,社区韧性是风险社会衍生的产物。作为世界性的公共产品,社区韧性的知识生产过程不能简单局限于某一国,而是需要在充分吸收、借鉴中西方国家人民所创造有益知识基础上,形成兼具世界性与本土性的社区韧性理论。除此之外,社区韧性自主知识生产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解释本土性的社区复合风险应对实践,其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同世界性知识的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将从属于中国的地方性社区韧性知识上升为世界性知识,向国际学术界讲好社区韧性故事,发出社区韧性探索的“中国好声音”,让世界看见且看好“社区韧性研究中的中国”。

  迈向以中国为尺度的社区韧性研究,既不能故步自封地坚守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也不能盲目排外其他国家的知识生产取向,而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通过向上看的国家战略、向下看的田野思维、向前看的技术潮流、向后看的历史视野、向内看的公共属性、向外看的国际视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认识。由此,考量中国社区韧性研究是否具备自主性,不仅需要多维化的理论面向,更需要将“知识源头是否肇始于中国实践、知识转化是否能够回应中国变革、知识应用取向是否能够解决中国问题”视为研究评判的标尺。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新安全格局下城市社区复合风险的韧性治理研究”(23FZZB007)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应急治理与国家安全研究院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余朋翰(报纸) 齐泽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