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战略价值

2024-10-1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战略性高度发出的伟大时代号召和政治动员令。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担负文化新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里程碑式的战略价值,为我们在文化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的关键历史节点铸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指明了方向。

  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重大命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从战略上看问题,就是以全局视野和长远眼光去分析和把握事物发展的总体趋势、客观辩证地处理和解决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高度,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宽广的国际视野,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担当,提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崭新的时代命题,彰显了我们党以坚定的政治站位、政治立场和政治自信对待新时代文化使命的战略性眼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密不可分,中国向世界敞开了大门,以跨越式发展融入世界,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这使改革开放具有决定中国命运关键一招的战略意义。40多年来,改革开放使中国的发展与世界历史进程相统一,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不断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发展。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和创新实践中提出了统筹“两个大局”,强调“世界繁荣稳定是中国的机遇,中国发展也是世界的机遇”,要求我们在统筹“两个大局”的实践场域中,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不断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奋勇前进。因此,站在统筹“两个大局”战略高度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问题,就要善于运用战略思维,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而不能拘于一域一地、更不能限于一时一事。从战略全局和长远眼光来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关系到国本和国运。简言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将关系到民族复兴伟业能否实现,关系到中华文明的未来发展前途,关系到中华文明未来能否永久驻足于世界文明之林。所以,从战略全局和长远角度来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解决新时代新征程的关键历史节点上关于文化如何创新发展的现实问题和当下使命。担负这一重大使命,对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把中华文明的更新和现代转型提升到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高度的创新性命题,是“两个结合”的科学产物。坚持“两个结合”,面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与民族复兴伟业的战略新要求融为一体而提出的战略性使命和任务。这就要求我们要从战略广度上审视中华文明的更新和现代转型,从政治高度上创造当代文化的辉煌,从思想深度上开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和精华,从平等包容、和平互鉴、创新发展的视角正确审视人类文明进步事业的发展。所以,要善于用战略思维思考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价值,统筹把握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以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以中国式现代化不断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

  关系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创造性锚定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意味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创造性锚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看,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文化形态必须予以科学回答,文化强国战略目标和宏伟蓝图的未来前景“怎么样”必须予以科学回答。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战略,标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的总目标。把握这个大战略和总目标的宏观设定,关键是开好局,起好步。在大战略和总目标下,进一步设定了包含内涵更加丰富的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明确提出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等战略目标。其中,建设文化强国是总体战略目标中的重要内容,迫切需要科学谋划、合理战略布局和具体实施方略。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从战略上锚定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党的二十大明确了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有了清晰明确的战略目标还不够,还需要将战略目标放在更为宏阔的历史视野和未来发展视野中进行审视,才能知其过往,把握当下和未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是要在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的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从本质上说,把文化建设提高到中华文明建设的高度,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重大政治考量,凸显了其宏阔的发展空间和战略价值,也更加凸显了其实践意蕴和实践指向。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锚定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一定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一是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明观,正确理解和对待马克思主义发展及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我们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通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融合进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文化观念之中,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二是要从整体上提升国民素质,促进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说到底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就是要全面提升全民族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精神风貌,促进广大人民的文明素养和各方面能力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断推动社会进步和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三是积极促进文化创新,推动文化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力不仅包括物质生产力,也包括文化生产力,文化生产力随着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使文化创新产业与经济融合和互动的关系更加密切。所以,要大力促进文化创新和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助推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早日实现。

  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重大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从国际战略来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仅是关系到中华文明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战略地位,还关系到未来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所能作出的巨大贡献。因此,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类文明进步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将更加凸显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所书写的绚丽华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不能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关键是看其在世界文明舞台上能不能发出自己的声音,能否对世界文化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发挥其重要影响。马克思指出:“凡是民族作为民族所做的事情,都是他们为人类社会而做的事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明为世界的繁荣发展和国际治理秩序建设提供了民为邦本、为政以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思想文化精髓,为世界和平发展提供了天下为公、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和追求。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史表明,中国人民不仅善于学习国外各种生产技术,也把中国的“四大发明”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世界各地,促进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为人类文明的丰富多彩书写了绚丽华章。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当今世界发展失衡、贫富分化不断加大的困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可以贡献天下大同、共同富裕的发展模式;面对当今世界的个人至上、自私自利盛行于世的价值困境,可以贡献立己达人、群己协调的处世之道;面对当今世界的民族矛盾此起彼伏、宗教冲突不断,可以贡献和而不同、多元通和的包容精神;面对当今世界的生态失衡、环境破坏,可以贡献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所以,从根本上说,中国秉持开放包容、美美与共的发展理念,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人类文明发展的推动者。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本内涵和建设路径研究”(23&ZD012)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教授、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王志强(报纸) 齐泽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