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戏剧交融研究的社会价值

2024-10-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戏剧作为中华民族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汉族文艺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各少数民族文艺中也展现出鲜明的民族地域文化特色。在56个民族中,汉族、蒙古族、藏族、彝族、傣族、壮族、白族等30余个民族拥有自己的民族戏剧,其表演形态、发展轨迹各有不同、各具特色。其中,京剧、昆曲、藏戏、侗戏、布依戏、彝剧、壮剧、白剧等百余种剧种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近百年来,中国戏剧研究主要聚焦汉族主流戏剧,直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少数民族戏剧才得到国内学者不同程度的关注,推出了较多研究成果,如《少数民族戏剧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丛书》《西域戏剧与戏剧的发生》《中国戏曲志》《二十世纪戏曲学研究论丛·少数民族戏剧研究卷》《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史》《中国少数民族戏剧通史》《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戏曲》《民族戏剧学》等。这些成果勾勒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的整体面貌和发展脉络,探索其丰富多彩的舞台表现形式、独具一格的表演艺术,梳理了其典型剧目、艺人、戏班、剧场,等等,充分展现了少数民族戏剧独有的民族韵味和文化特质,彰显了其在中国戏剧文化宝库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

  但是,以往的研究对不同民族之间在戏剧艺术上相互吸收和借鉴的系统研究相对薄弱,其实中国各民族戏剧相互影响和交融在历史上很早便开始了。中国戏剧的发展是各民族文化交融的结果,从汉代的傀儡戏到金元时期的杂剧,后到明清时期的南北曲,再到地方剧种的发展,不同民族的艺术家们共同参与其中,使戏剧在创作、表演艺术、演出形式等方面被赋予了多样化的艺术风格,体现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审美,丰富了中国戏剧的整体艺术风貌,也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相互理解和尊重。汉唐傀儡戏中的偶俑像生、挽歌乐舞、机关木人、水转百戏等纷繁的艺术形态不仅是汉族文化的产物,也是多个民族共同创造和传承的文化记忆。“蚩尤戏”“角抵戏”“百戏”等戏剧形态也是如此,它们或由汉族与少数民族共同创造,或由多民族共有共享,体现了中国各民族文化的交融与共生。

  在题材与内容上,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的戏剧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南戏《宦门子弟错立身》讲述了女真族皇亲完颜寿马与汉族伎乐女子王金榜的爱情故事,展示了金元时期不同民族交融的某个真实历史侧面。石君宝的《紫云亭》、李直夫的《虎头牌》、杨景贤的《西游记》等金元时期少数民族剧作家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各自民族特有的风貌,而且在处理汉族传统题材时以不同的方式糅入各自民族特有的个性。明清时期的戏剧不同程度地将蒙古族、满族等众多少数民族的语言、艺术和风俗糅合在创作中,丰富了中国戏剧的民族题材和表现形式。近现代以来,体现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题材的戏剧在内容和形式上更加广泛和深刻,不仅在艺术上实现了自身的繁荣和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于促进中国各民族团结和谐、弘扬中华文化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反映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戏剧剧目数量庞大,大多散见于总集、选集、别集等各种戏曲典籍中,还有不少以口传心授的方式流传于广阔的民间。从整体意义上对多民族戏剧交融文献进行大规模深入细致的整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文献整理工程,需要从各种文献典籍以及民间抄本中搜集反映多民族戏剧交融的剧目及其他资料。可以根据爱情戏、公案戏、道德伦理戏、借鉴古代名著中情节的改编剧等主题对反映多民族戏剧交融剧目进行分类、分块的集成式搜集整理,尤其重视辑佚古籍的整理方法,对反映多民族戏剧交融的剧本展开细致考辨,认真校勘,为学界提供齐全完备、编排合理、校勘精准的多民族戏剧交融文献,进而从根本上弥补多民族戏剧交融文献整理缺乏系统性的缺憾。多民族戏剧交融文献整理将完整展示多民族文学交融互动的历史过程,同时注重文献整理的可靠性、实证性以及学术价值,这无疑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多民族文化文学交融提供了系统完整、坚实可靠的文献资料。

  21世纪以来,多民族戏剧交融研究逐渐兴起。《民族戏剧学》深入分析了南北方各民族戏剧演变之间的紧密联系,阐释了华夏与胡夷民族在音乐、舞蹈和戏剧等综合艺术领域中的互相影响与交融的历程。《中国少数民族戏剧通史》探讨汉族与少数民族戏剧文化的交织与互鉴,揭示了汉族戏剧与少数民族戏剧之间既相互渗透又保持各自独特性的复杂交融历史。显然,中国戏剧是各民族共同智慧的结晶已在学术界达成广泛共识,将各民族的戏剧置于中华民族文学艺术的广阔背景之下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各民族戏剧在发展历程和艺术形式上的独特风貌,把握中国各民族戏剧在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而增进各民族戏剧的交流与互动,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已经成为戏剧研究领域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议题。准确描述多民族戏剧交融的历史过程,再现多民族戏剧交融的整体风貌,建构系统完整的多民族戏剧交融谱系,进而为中华民族文艺交融史的理论体系奠定基础,这是多民族戏剧交融研究的社会价值所在。

  具而言之,首先开展汉族戏剧对少数民族戏剧起源和形成的影响研究。大多少数民族戏剧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汉族戏剧的影响和启发,如佤族的清戏保留了明清时期流行的高腔系戏曲样式的特点,白剧的吹吹腔受到了弋阳腔的影响等。在研究汉族戏剧影响下少数民族戏剧起源和发展的基础上,总结中华传统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地理空间的传播规律。其次,深入探讨少数民族戏剧在接纳中华传统文化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文化传承和主体性,考察少数民族在接受中华传统文化时的动态心理及其对中华民族和国家的认同。分析少数民族戏剧如何对汉族戏剧的题材、主题、叙事结构、表演形式进行接受、改编、调适、创新,以及如何促进了汉族戏剧在多个民族地区的传承、发展和传播。最后,梳理多民族戏剧交融的历史和发展轨迹,阐述多民族戏剧交融在中华民族文学艺术生成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阐明中国戏剧是由众多民族共同参与和共同创造的,多民族戏剧交融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共铸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和历史见证。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多民族艺术交融与中华民族认同研究”(20ZD27)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项江涛(报纸) 胡子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