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强国建设“强”之特色的文化景观

2024-10-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体育在人类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利用举国体制的优势,大力发展体育。经过多年努力,终于成为体育大国,并继续向建设体育强国努力。自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体育强国建设”以及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明确要追求多元的“强”以来,我国在达成了系列硬指标、提升了硬实力、实现了外延式体育发展之外,还关注起包含软指标、软实力的高质量发展。在体育强国建设中,结合近些年爆红出圈的“村BA”赛事情况来看,我们也获得了一种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强”,推动体育强国建设的思路。

  “强”之特色的理论逻辑和应然导向

  体育作为人类社会文化的镜像,虽然表现为一种生物性的身体活动图式,但在形成之初就具有社会属性。这也成为我们区分中西方体育的一个依据。例如,中国太极与西方田径项目的差异,不仅体现在运动形式、速度要求上,还体现在二者的社会文化属性上。即强调平和的中国太极与追求速度的西方田径,根本之差异在于二者分属不同的文化符号体系。因此,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我们在体育强国建设中,同样不容忽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将其视为一种文化和意义结构来凸显“强”之特色的理论逻辑,并通过塑造与强化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软实力,将“强”落到实处。以八段锦为例,在以往认知中,人们将八段锦视为中老年参与的传统体育活动。然而,近半年来,八段锦被广大青年群体所推崇和宣传。在此过程中,人们对于八段锦的刻板印象被打破,传统体育也就此掀起一股参与热。这一现象说明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现代社会并非不适配,而自有其文化根性与文化魅力。挖掘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特色与潜力,找寻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连接处,也有助于拓展体育强国“强”之特色的文化之维。

  “强”之特色的实践逻辑和实然导向

  在过去的一段时期里,我国通过采取“集中力量办大事”“奥运争光计划”等战略,使竞技体育成绩在奥运会舞台实现了“从无到有”和“从有到强”的转变。为继续推动竞技体育的向善向好发展,我国在北京奥运会后再次强调对举国体制“一要坚持,二要完善”。新时代,我们在促进竞技体育发展的同时,也应注意到群众体育发展滞后的情况。在体育强国建设中,举政府、社会、市场、人民等多主体之力,推动各类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也具有了均衡发展意义。我们在建设体育强国过程中,除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还可通过激活“自下而上”的发展活力,以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符号,使之在当代社会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思路。

  “强”之特色的“联通器”指向

  我国在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过程中,宏观层面的体育发展战略内容和微观层面的个体体育参与形式均发生了转变。如果说在过去的一段时期里,我国曾因历史负载与文化负荷而兴起“唯金牌论”的看台文化,那么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民族自信不再以奥运夺金为主要振奋方式,大众体育参与形式也逐渐从看别人参与转向了“自己玩”。例如,从媒体上看别人跑马拉松到自己跑马拉松、从看NBA到自己组织“村BA”的转变,无不生动展现了我国体育参与主体性以及体育参与主体认同的提升。同时,在此过程中,无论是地方群众积极的体育参与,还是其他地区群众对体育项目的同步推进,都表明了我国群众体育在发展方面有着能动的延展性。以“村BA”为例,“村BA”火爆出圈后,我国多地纷纷开展了类似的乡村体育赛事。此时,不同地区以“村BA”为示范的地方化尝试,一方面体现了地方主体对体育运动、体育文化、体育旅游等发展潜力的认同,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地方主体在实践发展中并非缺乏主体意愿,而是缺乏发展路径和思路。不同地方主体围绕“村BA”所进行的种种延展尝试,也提示我们在体育强国建设中,可通过挖掘体育文化对社会整合和联通的价值,推动我国体育在联通中均衡发展。

  (作者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部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王亮(报纸) 胡子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