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组类学”的理论与体系

2024-09-2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分类断代是甲骨学研究最重要的领域之一,自1899年殷墟甲骨文发现以来,甲骨分类断代的每次巨大革新与进步,都会对甲骨学的相关领域以及商史研究产生重要影响。在长期的分类断代实践中,甲骨学界逐渐形成“卜人组”与“字体类”的重要概念。但随着字体分类研究的不断推进、考古类型学等理论的引入,“卜人组”作为甲骨分类的重要标准被质疑甚至被否定。有鉴于此,我们提出以“甲骨组类学”作为甲骨分类断代的基本理论,以“组”“类”二元结构为核心,探索殷墟甲骨的演进序列,构建殷墟甲骨的分类断代体系。

  “甲骨组类学”的提出,使甲骨分类断代由借鉴、引用外来理论阶段进入自身理论体系的创立和深入探讨阶段。在“组”和“类”的界定上,首次提出“卜人组”的集团特征和“字体类”的区分起点,“组”的概念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卜人组合,而是卜人、刻手、甲骨整治者等组成的集团,区分“组”的本质,已由表象的卜人系联,进入集团整体特征的综合与划分。笔者以为,该理论将组类研究引向深入,在重视组类断代的同时,进一步引发对于组类研究方法、研究范畴等相关内容的思考,有可能形成一个融分类、断代、文例、内容、卜法等研究于一体的新的学科分支。笔者认为,“甲骨组类学”不仅可以作为甲骨分类断代的基本理论之一,而且可以成为甲骨学的重要学科分支之一。

  殷墟甲骨分类断代历程

  1903年,刘鹗在《铁云藏龟》自序中称甲骨文为“殷人刀笔文字”, 这是将殷墟出土甲骨确定为商代遗物之始。根据1917年发表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王国维与罗振玉几乎同时开始用卜辞中的称谓断代。1928年,明义士在《殷虚卜辞后编》未完成的序言中,用字体和称谓对甲骨断代,并最早指出历组卜辞应属早期。

  1931年,董作宾发表《大龟四版考释》,他在第四版大龟中发现贞人,由于贞人可用来断代,故被郭沫若誉为“凿破鸿蒙”。1933年,董作宾又发表《甲骨文断代研究例》,提出甲骨断代的十项标准,他根据同版系联将贞人划分为不同的贞人集团,并以此为基础将殷墟甲骨分为五期。1956年,陈梦家出版《殷虚卜辞综述》,将世系、称谓、占卜者列为甲骨断代的第一标准,将字体、词汇、文例列为甲骨断代的第二标准,指出占卜者尤为重要。他将殷墟甲骨分为师组、宾组、子组、午组、出组、何组,发现了卜人“历”。他还将董作宾误定为文武丁时代的师组卜辞、子组卜辞前移至武丁时期,日本学者贝塚茂树得出相同的结论。

  20世纪80年代前后,李学勤先后发表《论“妇好”墓的年代及有关问题》《小屯南地甲骨与甲骨分期》两篇文章,论证历组卜辞应是武丁晚年到祖庚时期的卜辞。他将殷墟甲骨分为九组,并称分组观念与陈梦家有别,陈氏分组主要指卜人系联。他还在第一届古文字讨论会上提出了殷墟王卜辞在演进上可分为两系的思想。林沄支持将历组卜辞提前,他在《小屯南地发掘与殷墟甲骨断代》《无名组卜辞中父丁称谓研究》二文中,探讨了甲骨分类的标准问题,并称无论有卜人名的卜辞还是无卜人名的卜辞,科学分类的唯一标准是字体。

  历组卜辞断代的争论以及对卜人作为分类标准的质疑,归根结底在于理论方法的分歧。考古地层学和考古类型学被引入甲骨断代中,曾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但其并非源于甲骨自身的分类断代实践,也就无法揭示“卜人组”与“字体类”的本质联系,不能构建科学的甲骨分类断代框架。因而,笔者认为,应该提出“甲骨组类学”的分类断代理论。

  分类断代理论

  “甲骨组类学”的基本任务就是探讨甲骨分类断代的理论方法。甲骨断代的成绩都跟分组、分类研究的进展密不可分,甲骨断代的过程就是“组”和“类”不断从殷墟甲骨中剥离的过程。但涉及“组”和“类”的性质与地位,分类与断代的关系等问题,学界分歧较大。

  “卜人组”是甲骨分类的重要标准。“卜人组”的系联方式有两种:一是同版系联与字体系联,如宾组、何组;二是相同的字体系联,如午组。李学勤称自己的分组理念与陈梦家有别,从其命名的历组、无名组并无卜人系联,可知他分类的主要标准是字体。其实,每一个“卜人组”都包含了多种或一种字体,“卜人组”即“字体类”。从这个角度看,李学勤与陈梦家的分组并无本质不同,只是陈梦家未将字体系联的方法贯彻到底。殷墟从事甲骨占卜的群体按时间、空间可分为不同的占卜集团,占卜集团不仅指卜人,还包括刻手、整治者等在内。“卜人组”无疑是区分与识别占卜集团的最好方式,可体现占卜集团的综合特征。

  字体分类的刻手原则。有学者主张字体分类应该先细分小类,再归并大类。但字体分类展现的却是大类与小类的同步分类,大类不断区分为小类的过程。包含多种字体的大类进一步细分时,区分至刻手作为字体类的最小单位。字体大类与小类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卜人组”与刻手之间的关系,用“卜人组”系联刻手显然比所谓的字体系联更加明确可信。

  甲骨断代和分类在某种意义上是同步的,断代的同时,分类已然进行。“卜人组”作为时代指向明确的标准被优先采用,而字体则在进一步的分类断代中起到关键作用。“组”“类”二元结构作为“甲骨组类学”的核心,是构建殷墟甲骨分类断代体系的“钢筋骨架”结构。

  学科分支体系

  甲骨分组分类的初衷是为了断代,而断代的需求又推动甲骨分组分类不断细化。通过卜人的同版系联和字体系联,宾组、出组等被划分出来,通过字体系联,历组、无名组等被划分出来,还有以出土地命名的花东甲骨。这些组类尽管划分方式有别,但其本质却是一个个相对独立而又犬牙交错的占卜集团。甲骨组类的划分始于断代的目的,但在研究中却不局限于断代,而是逐渐转向组类的全面研究,进而揭示各占卜集团的本质特征。

  近些年,随着甲骨学研究的全面深入开展,甲骨学学科分支开始逐步建立。作为甲骨学研究最重要的两个领域,文字释读与分类断代建立学科分支势在必行。2005年,赵诚出版《甲骨文字学纲要》,是甲骨文字学这一学科分支正式建立的标志。2011年,我们发表《甲骨组类学》,是作为甲骨分类断代理论提出的。但后续发现这一名称其实包含双重属性,即作为甲骨分类断代理论存在的“甲骨组类学”和作为学科分支存在的“甲骨组类学”。

  “甲骨组类学”作为甲骨学的重要学科分支,具有特有的体系。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甲骨分组分类与断代。甲骨分组分类现在已经大致完备,还需进一步完善的是组与组之间卜人和字体类的处理,字体类均需细分至刻手,以及字体类命名的标准与统一问题。第二,甲骨的组类整理。组类整理侧重资料,与传统甲骨整理相比,二者都包括资料收集、校重、缀合、释读等内容。但传统整理以“五期说”为基础,而组类整理则以分组分类为框架。第三,甲骨的组类特征。甲骨分组就是将晚商的占卜群体划分成一个个占卜集团,这些占卜集团在卜法、文例、钻凿等方面各自具有鲜明的特征,通过这些特征可见晚商占卜制度的演变。第四,甲骨组类的内容范畴。甲骨卜辞从内容上可分为祭祀、田猎、卜旬、军事等方面,将其置于不同的组类下进行考察,可见晚商政治、经济、军事、思想在不同阶段的变化。

  “甲骨组类学”是基于甲骨自身分类断代实践而提出的基本理论,在不断推进甲骨分类断代进展的同时,日趋转向甲骨组类的全面研究,“甲骨组类学”作为甲骨学的重要学科分支应运而生。这一学科分支的建立,必将有力推动对甲骨各占卜集团的研究,进而揭示晚商的甲骨占卜制度及其演变规律。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副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徐鑫(报纸) 齐泽垚(网络)】
“甲骨组类学”的理论与体系